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教给质疑方法,培养问难习惯
【作者】 商海琳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五汛实验小学
【正文】前些时候,听了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公开课,教师预设通过引导学生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学生自学讨论后的汇报中,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来推导的,那么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不能也通过把一个三角形“割补”成长方形来进行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扣住了所有学生的思维。听课的老师也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很有价值,这是学生学得灵活的表现,同时也暗暗地为这位教师捏了一把汗,因为我们集体备课时没考虑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而这位教师却没有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点头微笑反问道:“你们认为可以用‘割补’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这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纷纷动手操作……这位老师巧妙地将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契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想出了三种割补的方法,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中不善于质疑问难,智慧的种子永远不会萌发。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培养问难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发展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创造学生质疑问难的气氛
轻松快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心境,在这种良好的心境中学生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会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表现出来。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促使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 于对 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它能够在教学中实现融洽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在心情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学生有大量参与决策和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他们就会愿意学习,从而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二、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
三、结合教学内容,教给质疑方法
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提出多种问题。
1.否定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定义、性质、定律、法则、结语中的重点词语的否定产生疑问。例如,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可以通过否定而产生下列问题:①零不除外行不行?为什么不行?②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不相同的倍数行不行?③分子分母不同时扩大
2.交换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定义、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结语中的结论和条件交换而产生疑问。例如“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改变成“两个积相加等于用相同的那个因数乘以另两个因数的和”行不行?
3.对比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而产生疑问。例如比较分数、小数、百分数它们在意义、性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点,并产生能否互化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发现。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题:①一根绳长12米,截去五分之三,还剩下多少米?②一根绳长12米,截去五分之三米,还剩下多少米?在读题之后提出:这两题的解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探究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关材料的变化情况而提出疑问。
例如,先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再观察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其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又如通过例题“把四分之一、二十五分之七、三分之一、二十二分之七化成小数”的计算。找出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而提出下例问题:①这些分数中哪些分数的分母能除尽分子?②把每个分母所含质因数的情况与能否除尽有什么关系?③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5.假设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增加或减少而产生疑问。例如,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如果除掉“平均”二字行不行?
四、采用多种形式,培养问难习惯
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进行长期培养。
1.通过预先课本和阅读课外书籍来培养自问自答的习惯。即在预习和读课外书籍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如前所述,学生在学习分数基本性质时提出的否定式问题,可以自己进行验证。如(五分之三不等于……),因为分子分母同乘以零,这和不能作分母相抵触,所以要把零除外。同理可以设数验证不同时扩大或缩小、或同时扩大或缩小不相同倍数,是新得出的分数与原分数不相等,从而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2.通过课外解答趣题、思考题。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即通过布置一些趣题,要求学生课外解答,鼓励学生向老师、同学、父母询问,树立多问、会问为荣的观念。如猜数学谜语:七上八下、不三不四、三三两两。(各猜一个数)
又如:交通路口的指示灯是由红、黄、绿三盏灯组成的。绿灯最高,黄灯居中,红灯最低。由三盏灯的亮或暗,一共可以发出多少种信号,其中我们用了哪几种,它们的意义怎样?
上述几种质疑方式,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而分别陈述,在实际质疑中往往是几种方式配合使用,才能收到更好的质疑效果。
在学习中不善于质疑问难,智慧的种子永远不会萌发。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培养问难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发展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创造学生质疑问难的气氛
轻松快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心境,在这种良好的心境中学生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会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表现出来。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促使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 于对 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它能够在教学中实现融洽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在心情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学生有大量参与决策和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他们就会愿意学习,从而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二、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
三、结合教学内容,教给质疑方法
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提出多种问题。
1.否定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定义、性质、定律、法则、结语中的重点词语的否定产生疑问。例如,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可以通过否定而产生下列问题:①零不除外行不行?为什么不行?②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不相同的倍数行不行?③分子分母不同时扩大
2.交换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定义、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结语中的结论和条件交换而产生疑问。例如“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改变成“两个积相加等于用相同的那个因数乘以另两个因数的和”行不行?
3.对比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而产生疑问。例如比较分数、小数、百分数它们在意义、性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点,并产生能否互化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发现。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题:①一根绳长12米,截去五分之三,还剩下多少米?②一根绳长12米,截去五分之三米,还剩下多少米?在读题之后提出:这两题的解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探究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关材料的变化情况而提出疑问。
例如,先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再观察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其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又如通过例题“把四分之一、二十五分之七、三分之一、二十二分之七化成小数”的计算。找出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而提出下例问题:①这些分数中哪些分数的分母能除尽分子?②把每个分母所含质因数的情况与能否除尽有什么关系?③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5.假设式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增加或减少而产生疑问。例如,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如果除掉“平均”二字行不行?
四、采用多种形式,培养问难习惯
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进行长期培养。
1.通过预先课本和阅读课外书籍来培养自问自答的习惯。即在预习和读课外书籍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如前所述,学生在学习分数基本性质时提出的否定式问题,可以自己进行验证。如(五分之三不等于……),因为分子分母同乘以零,这和不能作分母相抵触,所以要把零除外。同理可以设数验证不同时扩大或缩小、或同时扩大或缩小不相同倍数,是新得出的分数与原分数不相等,从而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2.通过课外解答趣题、思考题。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即通过布置一些趣题,要求学生课外解答,鼓励学生向老师、同学、父母询问,树立多问、会问为荣的观念。如猜数学谜语:七上八下、不三不四、三三两两。(各猜一个数)
又如:交通路口的指示灯是由红、黄、绿三盏灯组成的。绿灯最高,黄灯居中,红灯最低。由三盏灯的亮或暗,一共可以发出多少种信号,其中我们用了哪几种,它们的意义怎样?
上述几种质疑方式,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而分别陈述,在实际质疑中往往是几种方式配合使用,才能收到更好的质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