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策略

【作者】 刘琼珍

【机构】 湖南省澧县澧阳中学


【正文】      历史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和谐教育和爱国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全体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快乐教育寓教于乐,注重情感,突出创新,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注重全体,平等协作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对优生和学困生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尤其是对学困生的态度要特别慎重,要善于发掘其优点、“闪光点”,多给一些赞扬鼓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冷嘲热讽。教师耐心细致的育人精神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产生对老师的好感和信赖,在师生之中架起平等和谐的情感桥梁。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之火,激发他们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共鸣,真正达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最高境界。
  二、快乐教学,寓教于乐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快乐教学符合初中生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的特点。它创设愉快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并发展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教师要以“寓教于乐”为核心,调动各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这必然要求教师深钻教材,挖掘教材潜力,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快乐因素和情感色彩,创设情景,引发共鸣。这种兴趣式教学要求巧妙导入,创设情景,提高兴趣。例如我在教授初一历史《贞观之治》时,课前要求学生看电视《隋唐英雄传》,课中播放《大明宫词》片段,它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教学效果出奇的好。总之,只有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真正做到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投入情感,开拓创新
  情感教育、创新教育是历史教学的必然选择。历史教学要从格式化的“朝代更迭”的记忆中得到升华,让学生从“读死书、死读书”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读史明智”。笔者以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启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有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爱好,总是千方百计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有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渊博的史学知识外,更重要的还要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打破砂锅探到底,主动去探究问题。比如我在讲宋元文化时,通过给学生讲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资治通鉴》,让学生感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人民的聪明才智。讲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时,要善于树立改革创新的形象,让学生明白“变则通,通则达”,自觉树立起改革之志。讲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让学生树立起“精忠报国”的远大理想,使历史教学真正触动学生的情感。
  其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超越历史创造未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呢?关键在于教师善于诱导,开发学生潜力,巧设疑难,提出问题,利用教材内容设疑解难,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通过读书解决疑难,同时还要思考超越书本内容。如我们在教中国近现代史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更要让学生思考明白它同样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民族救亡的爱国史、中西文化的交流史,同时还要让学生从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中华民族何去何从,应走怎样的发展道路,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硬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善于诱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比较和联想,让学生在历史事实中不断发现历史发展规律,鼓励学生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务实的精神、全新的理念去面对历史,开创未来。
  总之,我们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去营造平等和谐的快乐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会学”起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