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的活动化教学研究

【作者】 李东华

【机构】 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是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而推行的整改计划,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观念与习惯的关键时期,因而可以说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其该门课程成绩便很难提高,因而新课改中不光强调的是对初中各门学科教材内容的调整,更强调的是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的革新。本文结合初中数学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新课改条件下的生活化教学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希望可以总结出较为系统的教学策略,从而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活动化教学
【正文】摘 要:新课程标准改革是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而推行的整改计划,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观念与习惯的关键时期,因而可以说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其该门课程成绩便很难提高,因而新课改中不光强调的是对初中各门学科教材内容的调整,更强调的是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的革新。本文结合初中数学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新课改条件下的生活化教学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希望可以总结出较为系统的教学策略,从而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活动化教学
  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是新时期课改主要探究方向,而生活化教学则强调的是在教学中多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抽象性较强,对学生的概括、抽象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因无法正确理解其中的重点,而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在新课改条件下应加大活动化教学方法的实际执行力度,通过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1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对初中生来说本身就较难理解,因而在开展活动化教学时教师应尽量选取能够吸引学生探究精神的趣味性活动,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这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将游戏教学法与活动化教学法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更加积极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探究精神。如在七年级《有理数》一章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进行“比大小”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将“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等各种知识点巧妙的融合进游戏中,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游戏过程中更加深刻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1.2 具体化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强,是很多学生丧失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在开展活动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将抽象的教学难点具体化,这样不到那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且重塑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助其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应用题为主,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其自身的审题能力,这样其便能轻松的排除掉没用的条件,从而将有用的条件整合到一起,最终列出具体的方程组。
  2、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的具体途径
  2.1 创设生活场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在活动化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或为其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践自行发现问题并成功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几组公式:“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扣”、“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等,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定不同的场景,将各种条件蕴于场景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获取正确的答案。以“行程问题”为例,请两个学生走上讲台充当甲乙,然后设定甲的时速是4km/h,而乙的时速是2km/h,而甲乙从相距18km的两地相向而行,请问过几个小时后他们会相遇。在教师设定的具体的情景下,学生经过探究便会发现,甲乙二人时速不变、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时间是个未知变量,所以其便可以将其具体的设为t,然后结合具体条件可以得出4t+2t=18,所以最终求的t=3,即甲乙以匀速相向而行经过3h后,二人便可以相遇。经过这样具体的场景设定,学生会更愿意参与到具体的学习与探究中,对其数学学习素养的培养有较大助益。
  2.2 构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假设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真实体验后有所感悟,并逐渐学会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点。
  例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踊跃发言,说出你身边的“相交线”与“平行线”,学生便会举出黑板、书桌、三角尺等各种事物,那么这些事物中为什么会存在相交线或平行线,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研究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的角的特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这样学生通过积极的猜测、探究后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对学生的各种结论进行验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结论。通过简单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总结规律的能力逐渐强化,这对其长远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另外,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测量或操作的工具,让学生对身边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进行测量,从而结合每种图形的几何公式,切实的计算出其身边事物的周长、面积等具体的数值。
  总结
  “让课堂活起来”是学生的心声,将更多的趣味性的活动化教学策略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从而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文章从实现活动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途径等两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活动化教学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推进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从而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顾广林.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22:64-66.
  [2]罗绵景.初中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学数学,2012,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