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作者】 程倩倩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迪沟镇中心小学
【正文】美术欣赏课特有的价值与功能在于它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能否让学生愉悦地参与,创造出活跃的、轻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受到美的启迪与熏陶,是美术欣赏课教研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改革产生着深远影响的今天,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摆在面前的是教学模式的突破、创新。而多媒体教学顺应时代需要走进课堂,呼唤新鲜的表现形式。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让多媒体更合理、更实效地服务于美术欣赏课达到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是突破既定模式的关键所在,笔者就此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具体谈几点体会如下: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多元化
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没有兴趣,美术欣赏课的效率和质量将大打折扣,那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有“寓教于乐”的效果。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既最大限度的维护,又创设出形象生动、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才能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在欣赏课中发挥重大作用。如,给学生讲山水画技法,依据一张作品,讲勾、皴、点、染,既费力气,又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画家创作的过程,就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艺术创造,扩充了原有的审美视野,突破时空限制,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这样,欣赏的范围大大地拓宽。学生的兴趣也会随即调动起来,就会主动地接受信息、知识。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宏观化
有效利用课堂40分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但不是无意识地灌输知识,而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只限于和学生一起欣赏艺术作品,分析创作背景、理论和技法知识介绍等。因为传统教学在传递速度、信息广度、深度和操作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诸方面能力(观察、归纳、综合、创新等),以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的信息应该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如,讲解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物馆”,为什么说是建筑博物馆,如果能从网上下载图片与之相比较,这样的效果更有说服力。所以,多媒体教学所呈现的网络化、宏观化提供了广阔的时空范畴,去创造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知识结构。
三、小学美术欣赏课课件的制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逐渐应用于课堂,它利用计算机、影碟、投影仪等现代电教设备,去加工视听传达、制作CAI课件等教学资料并表现出来与学生交流。它信息存储量大,可操作性强。那么制作美术欣赏课课件,是教师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美术欣赏课课件制作中有几个重要的步骤,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一)教学设计
美术欣赏课课件制作与其它学科相比较,还是有较大区别,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怎样创设美术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情境是必需考虑的问题。那么,就应该首先完成一个质量高的教案,这是一个重要的蓝本,明确怎样运用课件,是否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考虑学生的接受和分析能力及创设什么样的情境。
(二)资料收集
包括图片、影像、声音、文字资料等的收集。1.图片的收集,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教材,其他相关书籍图片的扫描,存储备用,但应考虑图片质量及图片处理,另一方面,可从网上下载,来补充教材上图片不够或不足。2.背景音乐和MP3下载,应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并有助于人文情境的创设,使美术作品成为有声的画面。3.部分网上的文字资料较为通俗,有利于突破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可以借鉴应用。4.影像的收集,可以收集一些关于美术欣赏的资料,如,《华夏文明》的光盘等。资料收集越完整,脚本的撰写就越有选择性,所以,平时应当注意存储一些美术学科的资料。
(三)脚本撰写
依据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构思课件的制作;主页界面;图文布局;文本编辑;提问、答案的设计;幻灯片的次序;音像的处理;采用何种手段整合,才符合合理的教学过程;怎样调动资料服务课题等等,这些应该在此步骤构思详尽。特别文本编辑应有启发性、交互性,生动准确而又易为学生理解,培养形象思维。
(四)课件制作
制作美术课件,始终要服务于美术学科的审美特性,抓住主题,反映教学内容的艺术氛围。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背景处理,不管是应用模板或是填充背景色,都应注意到与课题的融合;与图片的协调,如《中国书法篆刻艺术》这一课,笔者采用了有书法和长城为背景的模板,并插入琴曲《广陵散》为背景音乐,符合了学生对此课的情感认知,较好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2.图片剪辑,因为是美术作品,所以图片应当尊重原貌,不做色调修改或其它效果处理,但是部分图片因扫描出现倾斜,或其他原因影响效果,就应整理、加工,要遵循图片形式单一、简洁,包括“自定义动画”、“幻灯片放映”的效果也应统一,避免形式多样化,因为艺术作品本身就已丰富多彩,再做一些视觉效果就显得凌乱、琐屑。
3.文本编辑,文字与图片的协调,就需要排版统一和谐、平稳。同一级目录的文本的字体、型号及放映效果要统一。
4.音像插入,利用多媒体剪辑一些相关的音像片断,插入到课件中,是调动学生积极因素的重要手段。
5.超级链接,这在主页界面的制作中最常使用。《印象主义绘画》一课中,有印象派绘画、新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这种情况下可在主页中制作三个目标按扭,通过“动作设置”使之分别链接在上述三个绘画知识的幻灯片,当点击按扭时,就有相关画派的内容、图片。那么建立链接就使此课题具有条理性,容易学生的吸收。
笔者认为,不管是课件制作或是幻灯片制作,考虑的问题都应是全因素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总之,多媒体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优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注意力集中并持续时间性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得以很好体现。但并不是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而应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实效性来实施,其最终的价值标准还是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完善,是美术欣赏课教学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一步。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多元化
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没有兴趣,美术欣赏课的效率和质量将大打折扣,那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有“寓教于乐”的效果。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既最大限度的维护,又创设出形象生动、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才能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在欣赏课中发挥重大作用。如,给学生讲山水画技法,依据一张作品,讲勾、皴、点、染,既费力气,又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画家创作的过程,就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艺术创造,扩充了原有的审美视野,突破时空限制,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这样,欣赏的范围大大地拓宽。学生的兴趣也会随即调动起来,就会主动地接受信息、知识。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宏观化
有效利用课堂40分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但不是无意识地灌输知识,而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只限于和学生一起欣赏艺术作品,分析创作背景、理论和技法知识介绍等。因为传统教学在传递速度、信息广度、深度和操作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诸方面能力(观察、归纳、综合、创新等),以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的信息应该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如,讲解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物馆”,为什么说是建筑博物馆,如果能从网上下载图片与之相比较,这样的效果更有说服力。所以,多媒体教学所呈现的网络化、宏观化提供了广阔的时空范畴,去创造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知识结构。
三、小学美术欣赏课课件的制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逐渐应用于课堂,它利用计算机、影碟、投影仪等现代电教设备,去加工视听传达、制作CAI课件等教学资料并表现出来与学生交流。它信息存储量大,可操作性强。那么制作美术欣赏课课件,是教师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美术欣赏课课件制作中有几个重要的步骤,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一)教学设计
美术欣赏课课件制作与其它学科相比较,还是有较大区别,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怎样创设美术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情境是必需考虑的问题。那么,就应该首先完成一个质量高的教案,这是一个重要的蓝本,明确怎样运用课件,是否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考虑学生的接受和分析能力及创设什么样的情境。
(二)资料收集
包括图片、影像、声音、文字资料等的收集。1.图片的收集,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教材,其他相关书籍图片的扫描,存储备用,但应考虑图片质量及图片处理,另一方面,可从网上下载,来补充教材上图片不够或不足。2.背景音乐和MP3下载,应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并有助于人文情境的创设,使美术作品成为有声的画面。3.部分网上的文字资料较为通俗,有利于突破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可以借鉴应用。4.影像的收集,可以收集一些关于美术欣赏的资料,如,《华夏文明》的光盘等。资料收集越完整,脚本的撰写就越有选择性,所以,平时应当注意存储一些美术学科的资料。
(三)脚本撰写
依据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构思课件的制作;主页界面;图文布局;文本编辑;提问、答案的设计;幻灯片的次序;音像的处理;采用何种手段整合,才符合合理的教学过程;怎样调动资料服务课题等等,这些应该在此步骤构思详尽。特别文本编辑应有启发性、交互性,生动准确而又易为学生理解,培养形象思维。
(四)课件制作
制作美术课件,始终要服务于美术学科的审美特性,抓住主题,反映教学内容的艺术氛围。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背景处理,不管是应用模板或是填充背景色,都应注意到与课题的融合;与图片的协调,如《中国书法篆刻艺术》这一课,笔者采用了有书法和长城为背景的模板,并插入琴曲《广陵散》为背景音乐,符合了学生对此课的情感认知,较好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2.图片剪辑,因为是美术作品,所以图片应当尊重原貌,不做色调修改或其它效果处理,但是部分图片因扫描出现倾斜,或其他原因影响效果,就应整理、加工,要遵循图片形式单一、简洁,包括“自定义动画”、“幻灯片放映”的效果也应统一,避免形式多样化,因为艺术作品本身就已丰富多彩,再做一些视觉效果就显得凌乱、琐屑。
3.文本编辑,文字与图片的协调,就需要排版统一和谐、平稳。同一级目录的文本的字体、型号及放映效果要统一。
4.音像插入,利用多媒体剪辑一些相关的音像片断,插入到课件中,是调动学生积极因素的重要手段。
5.超级链接,这在主页界面的制作中最常使用。《印象主义绘画》一课中,有印象派绘画、新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这种情况下可在主页中制作三个目标按扭,通过“动作设置”使之分别链接在上述三个绘画知识的幻灯片,当点击按扭时,就有相关画派的内容、图片。那么建立链接就使此课题具有条理性,容易学生的吸收。
笔者认为,不管是课件制作或是幻灯片制作,考虑的问题都应是全因素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总之,多媒体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优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注意力集中并持续时间性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得以很好体现。但并不是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而应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实效性来实施,其最终的价值标准还是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完善,是美术欣赏课教学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