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作者】 张玉梅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青山小学
【摘要】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因素,是学习得以发生、维持和完成的重要条件。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发展、自我发展联系起来,自主学习,提高效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词】学习兴趣;内部动力;心理素质;社会发展
【正文】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就如何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情感教育模式保持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难学,是学生普遍的反映,作为数学教师,就得有强大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去亲近学生,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笑着做教师,你发自内心的微笑,是传递内心对学生的爱,是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它能解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感,为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树立信心,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做到言传身教和感染学生。我每天都会利用下课时间或休息时去和学生面批作业,个别谈心,甚至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以让学生亲近老师,了解情况,便于教学,保持学习兴趣不减。
二、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能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时,引导学生学习-3+(-1)=?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龙江同学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他叫了起来,但他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个字。从他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他自己都失去了信心,退却了。我走过去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即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他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结果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三、作一些形象的比喻,加强学习兴趣。
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把黄河、大漠的雄伟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也形象地刻画了直线(长河)和圆(圆)的相离关系,平面(大漠)与直线(孤烟)的垂直关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抒发了生活在空旷的时空里人类的万千感慨,却也一定程度上描绘了时间和三维欧几里的空间.又如函数是如此定义的:“设f是建立在集合A到B的一个对应法则,使得A当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当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相对应,则我们称对应法则f是定义在A上的函数”.这个法则不正像男女恋爱的法则吗?两个人可以同时爱上一个人,但是同一个人不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
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认识。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就是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尤其是要靠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理论进行创造性劳动,创设一种能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美的情境,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加强学习兴趣。
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抽象的,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同时,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确确实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我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上,我设计的练习中总是有不同难度的题,让不同的学生做完不同的练习题。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我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学生课良好习惯,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辨证认知,而且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健全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自身财富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教学情境如何从人为走向自然》,《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
[2]刘仍轩、张云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小学数学教育》, 2005年
[3]陈祥文:《小学数学课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育》, 2005年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情感教育模式保持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难学,是学生普遍的反映,作为数学教师,就得有强大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去亲近学生,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笑着做教师,你发自内心的微笑,是传递内心对学生的爱,是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它能解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感,为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树立信心,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做到言传身教和感染学生。我每天都会利用下课时间或休息时去和学生面批作业,个别谈心,甚至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以让学生亲近老师,了解情况,便于教学,保持学习兴趣不减。
二、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能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时,引导学生学习-3+(-1)=?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龙江同学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他叫了起来,但他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个字。从他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他自己都失去了信心,退却了。我走过去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即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他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结果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三、作一些形象的比喻,加强学习兴趣。
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把黄河、大漠的雄伟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也形象地刻画了直线(长河)和圆(圆)的相离关系,平面(大漠)与直线(孤烟)的垂直关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抒发了生活在空旷的时空里人类的万千感慨,却也一定程度上描绘了时间和三维欧几里的空间.又如函数是如此定义的:“设f是建立在集合A到B的一个对应法则,使得A当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当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相对应,则我们称对应法则f是定义在A上的函数”.这个法则不正像男女恋爱的法则吗?两个人可以同时爱上一个人,但是同一个人不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
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认识。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就是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尤其是要靠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理论进行创造性劳动,创设一种能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美的情境,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加强学习兴趣。
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抽象的,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同时,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确确实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我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上,我设计的练习中总是有不同难度的题,让不同的学生做完不同的练习题。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我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学生课良好习惯,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辨证认知,而且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健全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自身财富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教学情境如何从人为走向自然》,《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
[2]刘仍轩、张云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小学数学教育》, 2005年
[3]陈祥文:《小学数学课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育》,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