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教师自我提升途径初探

【作者】 艾沙江·艾合买

【机构】 新疆巴州焉耆县北大渠乡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引发人们重新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能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换句话说,小学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生;新课标
【正文】小学音乐教师是儿童音乐能力的培育者和引导者。只有通过小学音乐教师们有针对性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能力,掌握更多更新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才能使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真正走上以为本的正确道路,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更好的基础。
  一、音乐教育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不考虑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逐渐失去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孩子就显得茫然失措。
  如何解决小学音乐教育的这一普遍现象,是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提升自己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性在每个孩子的自然本性中都存在,人的音乐才能高低取决于内在的音乐性有没有被充分地发掘出来。我们身边的无数事实也充分证明了人的音乐能力,尤其是早期儿童音乐能力的普遍存在。儿童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接受能力、表现能力都明显超过成人。为此,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从过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到如今加强技能方面的培养,作了重大的调整。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教学模式不同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音乐教育专业是一对一的授课模式,而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成本上却无法做到。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是我们针对小学音乐音乐技能课教学的新尝试,采用的方法是有分有合,用小组“合”的方法解决共性问题,用个别“分”的方法解决个性问题、因人施教,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一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教学效果显著。只有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能力加强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
  二、音乐教育要注重“音乐欣赏”教育
  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欣赏能力、表演技能、创作技能三个方面。音乐欣赏能力又可以分解为对音乐音响的整体感知能力、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能力。我们在一些小学音乐教师开设的公开课中发现,小学音乐教师往往只重视技能训练,在制定音乐教育目标时,也往往是单一的技能目标,只要孩子会唱会跳了,就认为目的达到了。如果没学会,就一遍又一遍地训练,直到学会为止,结果却忽视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这种状况尽管有所改变,但在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以唱唱跳跳为主。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技术陶冶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理论说道:“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审美情感教育,这种目标是通过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不断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过程来达到的。”以上理论说明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小学音乐教师牢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主动积极地去“听”,音乐是带领孩子步人音乐天地的首要条件。当然,音乐技能课与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它们都是为了完成小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儿童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得到发展。
  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从大体上看,不外乎歌唱、欣赏和韵律活动这三类,但是每一类活动又可以演变出十分丰富的教育形式,例如,唱歌活动可以和语言、节奏、律动、舞蹈相结合;音乐欣赏可以和情境创设与戏剧表演、情感体验、想象与绘画、主题旋律的演唱和节奏乐演奏,以及自由的舞蹈动作创编等相结合;同时,可以将音乐游戏贯穿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可以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全面的展现、锻炼、培养和提高。
  三、音乐教育要研究教育对象
  作为儿童音乐能力的培育者和引导者,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必须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十分细致深人的观察、记录和分类,熟悉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感受和记忆、表现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在音乐能力方面的不同发展和需求,切实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与发展。如,有的学生歌唱的音准不是太好,但是节奏感不错,那么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通过舞蹈、律动等节奏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舞蹈能力,鼓励她们大胆地展现自己在这一方面的音乐天分。又比如,有的学生嗓音条件不好,不适合歌唱,那么教师就鼓励他学习乐器、键盘等。总之,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积累成功的经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并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歌唱、跳舞、弹琴、欣赏等音乐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在音乐活动过程中主动学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当今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主流,在培养小学生音乐能力方面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教师向着既定目标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而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实践,也不能代替学生发展。但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对如何把握“主导”与“主体”的比例、尺度有所困惑。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进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当学生表现出可以独立进行音乐活动时,教师应减少参与和指导,积极帮助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总之,我们小学音乐教师们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具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着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也许每个人的教学方法、手段和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我们都应该有针对性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能力,掌握更多更新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才能使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