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的训练

【作者】 马 玉 韩爱霞 葛光辉

【机构】 山东省临朐县第五中学


【正文】新材料作文的写作题型,已经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但是对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一部分考生还是把握的有偏颇,所以我们在作文中,主要训练学生如何从多角度来理解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比较准确的立意,并想方设法把训练落实到实处。
  《课标》中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但一篇文章如果立意不准确,再华美的词句也无法满足作文本身的内涵。可见,一个精准的立意是一篇作文的关键,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住立意:
  一、抓关键(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一段材料的主旨有时在一些关键语句上体现出来,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一个突破口,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这篇高考作文的立意,就可以直接在材料中可以准确找到,这样审题和立意就简单化了。
  二、查原因
  “无因不成果,有果必有因。”阅读分析材料,先看结果,问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自然,追本溯源,原因就有了。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三、联实际
  材料大多源于生活,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现实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言论、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
  (材料)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考生要注意材料中的几层变化:
  1.大豆——煮熟——胃胀;
  2.发明——豆腐——改变;
  3.创造空间——适应口味——普通升华
  作文材料内涵丰富,有利于考生提炼观点。考生要善于挖掘材料蕴含的现实意义:创造、创新、变革、变通。要注意揭示事物的丰富性、多元性,提炼出有新意、有个性、有创意的鲜明观点。考生可聚焦于大豆的升华和豆腐的受青睐,寻找思路,实现突破——变通带来新生、思路决定出路、柔软变通之美等。
  四、看倾向(明确褒贬法)
  材料中有时或明或暗地表达出褒贬爱憎的感情,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辨明材料的倾向性,可以判断审题立意是否正确。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可以看出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相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相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
  五、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以上粗略谈了关于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一些看法,其实,科学简捷而切实可行的方法,应是先梳理材料的内容,再分析和把握含义,然后关注提示语,多问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当前的时代背景,再联系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写作特长,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与时俱进的立意。这样,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才能大有可为,优秀作文才大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