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初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

【作者】 岳 俊

【机构】 贵州省盘县保田镇中学

【摘要】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形形色色的联系中排除各种非本质的联系,把事物的本质暴露出来,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物理;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正文】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形形色色的联系中排除各种非本质的联系,把事物的本质暴露出来,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使这一过程顺利地实现呢?本文从几个侧面谈谈“物理教学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体会和作法。
  一、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
  我们知道,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从大量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中要重视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所包含的大量事例中,有的本质联系比较明显,有的非本质联系却很强烈。为了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教师必须从有关概念和规律的大量事例中精选那些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典型事例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难以得出正确的规律。
  如:在进行“力”的概念教学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我向学生提出了:“忽略空气的阻力,在空中飞行的铅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一问题,不少学生认为“铅球受到重力和一个向前的推力。”显然学生是被“物体向前运动了就要受到向前的推力的作用”这一非本质的“假象”所迷惑了。老师根据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可启发学生。“既然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那么向前的推力是哪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呢?”通过教师这么一问、学生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教师必须审慎而又细心地选择有关的典型事例并加以恰当地组织,才能使学生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较顺利地理解它们的本质。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从感性材料出发,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有关的感性认识越丰富,对应的概念和规律理解得越深刻。因此,教师除在教学时增选典型事例外,还要教育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实验、参观,围绕某些问题的讨论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反复印证,使他们的认识日益充实、丰富和深刻
  二、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科学抽象”中要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把感性材料中有联系的和毫无联系的因素、重要的典型的东西和次要的非典型的东西、深刻的东西和表面的东西、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区别开来,从而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目前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普遍比较低,把教材对学生思维水平要求和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相比,我发现:初中教材中比较直观、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低的内容,如初二教材中的测量、力、运动、热膨胀、热传递。热机、用电常识等,一般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达到教材的要求。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如: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慢性定律、慢性,初三的电功、电功率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出错最多,而这些内容既是初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其中以初二教材中压强、浮力这一部分内容最为突出,为了使学生初步形成浮力的概念和掌握阿基米德定律,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相同的规则的铁块,不规则的石块,于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是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二,通过演示规则铁块和不规则的石块随着漫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示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溶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
  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相同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这一本质联系,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非本质联系。    
  三、明确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根本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经过“科学抽象“得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文字表述,必须要求他们着重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概念看起来相似但其物理意义却不相同,这就要求学生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例如:重力与质量,重力与压力,功和功率,热能和热量,惯性和惯性定律等。可以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深刻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常常要经历多次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要采用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概念和规律去解决个别或特殊的现象,解决个别或特殊的具体问题。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总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首先应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抽象”来概括归纳出概念和规律,再使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最后还要使学生在运用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从定性或定量的方面不断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