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课改的思考
【作者】 杜兴润
【机构】 贵州省义龙试验区万屯镇中学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深入,课堂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被打破,新教材的试用,特别是一个全新的数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提出,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作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深化改革的理解、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深化改革作了以下探索与思考。【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课改;思考
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形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提高兴趣,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培养其思维的能力;并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实验型思维情境,设计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怎样将数学实践活动与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有机合,并很好把握,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就成了当前数学教学中研究课题。
二、营造数学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思想教育熏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生联合会群体师生关系的相互示范效应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平心理产生的影响最大。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从教师的具体和抽象的形象中,选择理想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对教师而言,自身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同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科学史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是数学中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三、有效创设情境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创设情境,是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四、趣味性引入新课
通过一些奇妙有趣的数学题,或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小故事、小游戏,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悖论、逻辑趣题等导入新课,努力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在长度不等的若干小棍中任意取出三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意三根木棍,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揭示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新课题自然而出。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还相对贫乏,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于训练和提高。因此,必须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和渗透的程度,举一反三循序渐进。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一次良机。如教学《有理数》这一章,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六、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1、利用提纲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对课程进行预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初步学习的有效办法,尤其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重难点、基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有哪些等,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反思训练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构造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反思意识。趣味性教学一直都被视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针对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教师可设定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行为,这样他们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独立自主性的解题意识。
3、注重习题分析,可进行解题思路、结论倒推、题设延伸三个方面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引导。培养学生审题时抓住主要条件,同时注意发掘隐含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反思解题可以让学生勤动脑,在反思中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4、师生间加强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常的课堂提问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若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提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思维碰撞中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
七、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数学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这一轮改革的核心任务。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无味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乐于交流合作,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民主合作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经历成功的体验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合作的过程中,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可表现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不失为一种严峻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我国当代的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