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创新教育探析
【作者】 李小英
【机构】 西藏拉萨市第七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迫切任务.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能掌握数学概念、公式、解答数学习题的知识型人才,而且更要注重加强数学素质教育,通过对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教育观念;迫切任务;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正文】
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我们有必要以创新教育的理论为指导,利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式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二、鼓励学生学习创新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主创新,教师更多的时候应该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真正的学习过程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
比如在初中数学中,有题目为“两个连续的奇数积为323,试求这两个奇数分别是什么?”,这类的题目往往是一题多解。有同学说“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x(x+2)=323,解方程得:x1=17,x2=-19,所以,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也有人“设较大的奇数为x,则较小的奇数为323/x,则有:x-323/x=2,解方程得:x1=19,x2= -17,同样可以得出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等等。初中数学的教学往往会有多种运算方式解决一个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多进行讨论学习,最后引导学生找一个最简便的方法。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提倡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良好的学习思维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它
是在有意识的培养中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职责,是指导学生后继行为的重要认知策略,也是学生智慧技能学习的最高阶段。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七年级代数第一册(人教版)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对于公式的推导中就渗透了归纳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学生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思维领域,也使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习惯的解法,而且还学到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2]李求来,等,《中学数学教学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我们有必要以创新教育的理论为指导,利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式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二、鼓励学生学习创新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主创新,教师更多的时候应该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真正的学习过程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
比如在初中数学中,有题目为“两个连续的奇数积为323,试求这两个奇数分别是什么?”,这类的题目往往是一题多解。有同学说“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x(x+2)=323,解方程得:x1=17,x2=-19,所以,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也有人“设较大的奇数为x,则较小的奇数为323/x,则有:x-323/x=2,解方程得:x1=19,x2= -17,同样可以得出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等等。初中数学的教学往往会有多种运算方式解决一个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多进行讨论学习,最后引导学生找一个最简便的方法。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提倡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良好的学习思维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它
是在有意识的培养中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职责,是指导学生后继行为的重要认知策略,也是学生智慧技能学习的最高阶段。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七年级代数第一册(人教版)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对于公式的推导中就渗透了归纳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学生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思维领域,也使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习惯的解法,而且还学到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2]李求来,等,《中学数学教学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