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日记”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助力
【作者】 潘 攀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红峰乡中心校
【正文】《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是学生的习作令我担忧:作文本上,错别字比比皆是,语句颠三倒四,何来文从字顺?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习作符合“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等最基本的要求?我想试着通过写日记来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帮助学生把一句话说通顺来。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很低,但收获却超出了我的预料。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们出现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语句越来越来流畅了,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简略谈一谈我在日记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逐步提高要求,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避免学生害怕写日记而产生抵触情绪,我要求学生写五六十个字即可,能多写一点的就多写一点,实在写不出来的写一句话也可,但写完后自己要读一读,尽量把字写正确,把句子写通顺来。学生们一听,觉得挺容易做到,都爽快地答应了。写了一段时间后,我把字数要求提高到了七到八十个字,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上下浮动。就这样,逐步要求学生尽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较为具体地表达出来。经过一个学期的日记训练,班上大部分学生现在基本上能做到写清楚一件事了。
二、多维度评价,以鼓励为主
1、评价因人而异,关注全体学生。学生虽然都处于同一年龄段,但由于他们的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他们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喜欢的事物、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不拿同一把标尺去衡量他们写作的好坏。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评价的标准会高一些,促进这批学生的提高。而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评价标准则适当降低,只要学生能把事情基本写清楚,错别字减少,语句较通顺,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最大面积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日记写作中体验到成功。
2、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一把万能钥匙。掌握好兴趣这把万能钥匙,方能打开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之门。在批阅学生日记时,我尽量发掘学生日记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表达能力弱的学生的日记,哪怕错别字比之前少了一个,一个词用得好、一句话写得好,均予以肯定、表扬。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常能看到“你又进步了!”“相信你能行!”“你还会进步的!”等激励性的评语。相信学生的内心一定是喜不自胜的,写日记的热情也会膨胀。
3、评价标准多重,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每日寻找一篇“佳作”,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鉴定“佳作”的标准是多重的。对于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他能把一件事说清楚,就算一篇好日记了;对于很少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来说,他能写一句带有自己想法的话,就是一篇“美文”了;所写的内容有新意,可以算是好日记;表达的感情真挚,也可以是一篇好日记。这样,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都有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日记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会因此体会到写日记带来的成就感。
三、及时批阅,促进学生进步
教师及时细致的批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促进。无论当天多忙,我都会留出时间来阅读学生的日记。批阅的过程中我不是粗粗地浏览,而是逐行逐字地细读,将其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在旁边写出正确的字,以便学生及时订正。对于不通顺的句子,我也是尽量去修改,要求学生将修改前后的两个句子对比地读一读,体会怎样的句子才是通顺的。一段时间后,之前常出现的错别字慢慢地减少了,语句也慢慢地顺畅了。
四、指导方法,丰富学生日记内容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学生苦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写,每日总是写一些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看着这样的日记实在是索然无味。没有了“粮草”和“米”,学生的日记写作训练也不能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情况,我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来充实日记的内容。
1、留心观察,写观察日记。鲁迅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看到一点就要写下一点。”这就要求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遇到强对流天气时,我及时提醒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雨是怎样落下来的等等。指导学生长期坚持观察、记录,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优良品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解决了作文“无米下锅”难题。
2、多阅读,写读书日记。读书笔记就是摘抄一些经典的文段或阅读后的感受。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不仅丰富了语言的积累,还养成了在阅读中思考的好习惯。
3、开展活动,写活动日记。活动日记可以记录一些较大型的活动,如“六一”儿童节,秋游,合唱比赛,运动会等,也可以记录一些小型的、班级内部的活动。有一次,我带着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当天就让学生将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后来又将此次活动记录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写一篇详实的作文。
4、勤于思考,写思考日记。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足可以说明思考的重要性。可是,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遇到问题只知道抱怨自己的运气太差。而思考日记就是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评议,以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让学生在日记中分析,在日记中总结,在日记中提高。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实践中,还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从开始就一定要求学生实话实说,写真实的事,做到“我手写我心”;其次是抓坚持、抓认真。尤其是开始时,一定要求每天都写,其他作业可以放一放,但对日记的检查绝不放松。这样才能形成习惯,最终,达到以“日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目的。
一、逐步提高要求,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避免学生害怕写日记而产生抵触情绪,我要求学生写五六十个字即可,能多写一点的就多写一点,实在写不出来的写一句话也可,但写完后自己要读一读,尽量把字写正确,把句子写通顺来。学生们一听,觉得挺容易做到,都爽快地答应了。写了一段时间后,我把字数要求提高到了七到八十个字,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上下浮动。就这样,逐步要求学生尽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较为具体地表达出来。经过一个学期的日记训练,班上大部分学生现在基本上能做到写清楚一件事了。
二、多维度评价,以鼓励为主
1、评价因人而异,关注全体学生。学生虽然都处于同一年龄段,但由于他们的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他们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喜欢的事物、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不拿同一把标尺去衡量他们写作的好坏。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评价的标准会高一些,促进这批学生的提高。而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评价标准则适当降低,只要学生能把事情基本写清楚,错别字减少,语句较通顺,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最大面积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日记写作中体验到成功。
2、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一把万能钥匙。掌握好兴趣这把万能钥匙,方能打开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之门。在批阅学生日记时,我尽量发掘学生日记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表达能力弱的学生的日记,哪怕错别字比之前少了一个,一个词用得好、一句话写得好,均予以肯定、表扬。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常能看到“你又进步了!”“相信你能行!”“你还会进步的!”等激励性的评语。相信学生的内心一定是喜不自胜的,写日记的热情也会膨胀。
3、评价标准多重,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每日寻找一篇“佳作”,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鉴定“佳作”的标准是多重的。对于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他能把一件事说清楚,就算一篇好日记了;对于很少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来说,他能写一句带有自己想法的话,就是一篇“美文”了;所写的内容有新意,可以算是好日记;表达的感情真挚,也可以是一篇好日记。这样,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都有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日记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会因此体会到写日记带来的成就感。
三、及时批阅,促进学生进步
教师及时细致的批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促进。无论当天多忙,我都会留出时间来阅读学生的日记。批阅的过程中我不是粗粗地浏览,而是逐行逐字地细读,将其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在旁边写出正确的字,以便学生及时订正。对于不通顺的句子,我也是尽量去修改,要求学生将修改前后的两个句子对比地读一读,体会怎样的句子才是通顺的。一段时间后,之前常出现的错别字慢慢地减少了,语句也慢慢地顺畅了。
四、指导方法,丰富学生日记内容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学生苦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写,每日总是写一些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看着这样的日记实在是索然无味。没有了“粮草”和“米”,学生的日记写作训练也不能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情况,我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来充实日记的内容。
1、留心观察,写观察日记。鲁迅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看到一点就要写下一点。”这就要求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遇到强对流天气时,我及时提醒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雨是怎样落下来的等等。指导学生长期坚持观察、记录,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优良品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解决了作文“无米下锅”难题。
2、多阅读,写读书日记。读书笔记就是摘抄一些经典的文段或阅读后的感受。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不仅丰富了语言的积累,还养成了在阅读中思考的好习惯。
3、开展活动,写活动日记。活动日记可以记录一些较大型的活动,如“六一”儿童节,秋游,合唱比赛,运动会等,也可以记录一些小型的、班级内部的活动。有一次,我带着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当天就让学生将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后来又将此次活动记录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写一篇详实的作文。
4、勤于思考,写思考日记。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足可以说明思考的重要性。可是,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遇到问题只知道抱怨自己的运气太差。而思考日记就是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评议,以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让学生在日记中分析,在日记中总结,在日记中提高。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实践中,还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从开始就一定要求学生实话实说,写真实的事,做到“我手写我心”;其次是抓坚持、抓认真。尤其是开始时,一定要求每天都写,其他作业可以放一放,但对日记的检查绝不放松。这样才能形成习惯,最终,达到以“日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