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作文思维系统训练

【作者】 罗莉萍

【机构】 四川省会理县甸沙关学校


【正文】思维过程,是思想发展的形式的内在形式;而文章表达,则是这个过程的外化形式。说得通俗一点,“想什么,怎么想”是根本,是关键,而“写什么,怎样写”是表现,是形式。
  一般情况下的作文教学,往往侧重于字句的修改推敲、段落层次的告诉完善、篇章形式的指点修正等等,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作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学生的记叙文常见形象干瘪、内容抽象的毛病,我们往往把原因归结在诸如词汇贫乏、表达不准确、层次不清晰等方面,事实上形成学生作文中这些毛病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们作文思维的混沌不清,他们思维的角度、取向、深化都存在着问题,如用抽象的概括性思维把握记叙文的描述对象,又用具体的形象思维去考虑议论文的论证与阐述。思维方法不对头,弊病就不可避免,如果我们尽在文字表达、谋篇布局上下功夫,花力气,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效果就只能保持在最低水平。
  消除学生作文弊病的最根本方法是交给他们正确的作文思维形式,培养和训练他们的作文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是:
  首先研究把握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作文的思维特点。其次研究多个年级的课本在写作上的具体要求与内容,拟定出系统的作文题目与内容。那么,这种作文思维训练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一般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命题的系列性和整体性
  一般的作文教学过程采取的是微观命题法,即以篇命题,以篇立意。教师在讲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后,结合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及特点,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把单元所学的知识技巧及时地在作文中得到应用。作文交回来后,教师先批改,最后讲评,教学过程便告结束。而系统训练则采取宏观命题和系列命题的方法。教师命题时,不局限于单篇立意,不局限于让学生做单篇的练习和实践,而要考虑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列,如把大小作文结合起来,或者是一个单元写两篇,或者合并两个单元写数篇。这样,使学生的作文过程称为一种连环或递进式的前进过程,而教师的批改和评讲不再是学生作文阶段的暂时终结,而是传递过程的一种中介环节或是阶梯。
  第二,内容的具体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作文训练的系统性表现在学生作文思维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基本过程上。如写人相对集中的系列,写景和记叙文又搞一个相对集中的系列。其内容与一般作文教学过程相比要具体,但形式却灵活多样。这个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重心的前移。
  一般的作文训练,往往只着眼于学生的文字表达效果,作文教学差不多只是一种文字表达技巧的教学。而系统训练的教学过程突破了这个框框,教师的指导,从学生观察、体验社会生活,认识、领悟周围环境开始。这种指导,有些是隐形的,有些是直接的。隐形的指导就贯穿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贯穿在一切可贯穿的机会中;直接的就安排在作文之前,安排在学生作文的准备状态之中。
  系统训练指导中心前移是因为它教给学生应该怎样想。
  2、增加反馈信息,尽量避免盲目性。
  如在作文前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一定形式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感受,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缺点与错误。
  评改手段也可以下移,让学生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使作文教学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第三,文体的开放性与内容的自在性
  写文章的目的,只是为了抒情写意,这个过程应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不应该有任何束缚。文体的研制,往往容易形成模式,束缚、限制写作思路。
  作文思维的系统训练,打破了文体之限制,注重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阶梯性发掘和培养。同时,注意让学生反映自己的生活内容及经验,强调学生作文的“自我中心”论,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体验及看法。“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本来就是主观心情的叙写和抒发,任何人为的束缚和限制,都是违背这个原则的,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