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杨文刚
【机构】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小学
【正文】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的课程论也越来越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而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和各项活动之中,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的启蒙阶段,这时的他们心智还发育得很不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因此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是最好不过的时期。《中小学生德育大纲》中指出:“小学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体育老师,我觉得应该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使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的独特性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想比较,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实践中进行,如:室外上课多、身体接触多、学生交往多等的特点,因次与其他学科言传相比,它更注重身教。老师的举手投足学生都看在眼里,所以体育老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考虑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如:你要求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鞋和便于运动的衣服,那么老师首先要做到。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同时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其育人的作用也各有特长。
三、在体育课程五大学习领域的德育渗透
1、在运动参与领域渗透德育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应该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挖掘学生这些优秀的品质,如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老师的认可以及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浓厚兴趣等。
2、在运动技能领域渗透德育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个体的不同,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课内容,采取有效的教法,巧妙地、恰当地把德育教育传授给学生。
(1)针对一些比较乏味的课,如队列练习、长跑等项目,这些项目是单一的体育练习非常的乏味,在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很快就没有新鲜感,表现出不想做,怕苦,觉得课枯燥无趣,积极性下降,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树立肯吃苦的意识,并帮助他们认清只有基本功,才能在将来的真正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班级争光的观念,并逐渐培养学生坚韧不拨、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
(2)针对一些技巧性强的课,如跳高、跳远、体操、武术等项目,教学时学生很快就不愿意做这些持久地机械练习基本动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要以身示范,耐心细致,热情帮助,使学生感到既严肃又亲切,激发学生改正错误动作的意志情感和信心。同时通过分组教学,善于发现先进,培养体育骨干,让这些骨干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培养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友爱的美德,使得队员们积极性大增,练起来也更加努力、认真。
(3)针对一些团体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的集体合作项目,它最显著地特点就是团队协作,对于这样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的最佳时机,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
3、在身体健康领域渗透德育的方法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渗透德育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如何在这个领域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德育教育,如小学生表现欲强,可以热情地激发,耐心地引导,使其个人英雄主义行为逐步朝着集体主义精神转化。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可以在体育竞争比赛中,重新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等等。
(2)社会适应领域可以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一定的体育需要担任某种体育角色(如老师、裁判等),在特定的“社会”或““社会的缩影”环境中,按照规定的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进行正当的体育活动。由此,学生可以体会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都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义务,使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的信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靠智慧、技巧、实力去战胜对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升华自己的人格,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的启蒙阶段,这时的他们心智还发育得很不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因此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是最好不过的时期。《中小学生德育大纲》中指出:“小学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体育老师,我觉得应该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使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的独特性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想比较,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实践中进行,如:室外上课多、身体接触多、学生交往多等的特点,因次与其他学科言传相比,它更注重身教。老师的举手投足学生都看在眼里,所以体育老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考虑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如:你要求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鞋和便于运动的衣服,那么老师首先要做到。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同时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其育人的作用也各有特长。
三、在体育课程五大学习领域的德育渗透
1、在运动参与领域渗透德育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应该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挖掘学生这些优秀的品质,如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老师的认可以及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浓厚兴趣等。
2、在运动技能领域渗透德育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个体的不同,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课内容,采取有效的教法,巧妙地、恰当地把德育教育传授给学生。
(1)针对一些比较乏味的课,如队列练习、长跑等项目,这些项目是单一的体育练习非常的乏味,在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很快就没有新鲜感,表现出不想做,怕苦,觉得课枯燥无趣,积极性下降,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树立肯吃苦的意识,并帮助他们认清只有基本功,才能在将来的真正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班级争光的观念,并逐渐培养学生坚韧不拨、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
(2)针对一些技巧性强的课,如跳高、跳远、体操、武术等项目,教学时学生很快就不愿意做这些持久地机械练习基本动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要以身示范,耐心细致,热情帮助,使学生感到既严肃又亲切,激发学生改正错误动作的意志情感和信心。同时通过分组教学,善于发现先进,培养体育骨干,让这些骨干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培养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友爱的美德,使得队员们积极性大增,练起来也更加努力、认真。
(3)针对一些团体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的集体合作项目,它最显著地特点就是团队协作,对于这样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的最佳时机,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
3、在身体健康领域渗透德育的方法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渗透德育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如何在这个领域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德育教育,如小学生表现欲强,可以热情地激发,耐心地引导,使其个人英雄主义行为逐步朝着集体主义精神转化。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可以在体育竞争比赛中,重新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等等。
(2)社会适应领域可以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一定的体育需要担任某种体育角色(如老师、裁判等),在特定的“社会”或““社会的缩影”环境中,按照规定的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进行正当的体育活动。由此,学生可以体会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都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义务,使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的信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靠智慧、技巧、实力去战胜对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升华自己的人格,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