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作文创新教学“三步曲”
【作者】 苏传博
【机构】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阳光小学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个性。如何把写作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是作文创新的关键,而走好“感受生活,激发兴趣,大胆想象”这三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关键词】作文;创新教学;生活;兴趣;想象
【正文】
写作是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生活,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的过程。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为了升学考试,“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写作的奴隶,写作不再是真情的流露。这样的写作让学生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这样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个性,自然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作文就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一片艳阳天,一块能自由畅谈的空间,一方能倾吐心声的净土,真正做到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写作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走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感受生活。即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源泉。对此,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教师应该让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报,组织班队活动,参加文体表演,语数竞赛,参观科技园……充分让学生参与生活,获取写作的素材。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原则: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在一起感受充满激情的校园生活时,生活也馈赠学生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例如我班学生习作《难忘师生情》《调皮王变乖了》《我成功了》等文章写出了学生独特的感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家庭、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场景也是撷取写作的源泉。把学生“带”进生活后,他们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自主写作的欲望,那么写作的素材──创新作文的土壤,就会越积越厚,创作热情必然高涨。
第二步,激发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激趣。
1、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
2、尝试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为此,可以展开作文竞赛,办手抄报,在《学习园地》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第三步,大胆想象。想象是思维的翅膀。《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学生勇于大胆想象,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就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的翅膀。如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呢?
1、教材拓展延伸,进行想象练笔。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可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练笔。如学习《凡卡》一文,让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学生在他人的想象中互相启发,拓展思路,编写了许多不同于他人的故事结局。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自主作文的权利,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
2、借助插图,观察想象。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3、大胆假设,虚构幻想。小学生最喜欢听童话、读童话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自选材,大胆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童话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后来成功地写出了《粉笔与钢笔》《标点符号的争吵》《五官的对话》等有趣的文章。另外,我也以《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联合国主席》《凡卡来到我班》为题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插上想象翅膀,写出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想像作文来。
总的来说,感受生活是解决学生无题(材)可写的问题,激发兴趣是促发学生写作的动力,大胆想象是作文创新必备的思维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走好这三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写作是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生活,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的过程。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为了升学考试,“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写作的奴隶,写作不再是真情的流露。这样的写作让学生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这样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个性,自然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作文就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一片艳阳天,一块能自由畅谈的空间,一方能倾吐心声的净土,真正做到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写作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走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感受生活。即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源泉。对此,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教师应该让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报,组织班队活动,参加文体表演,语数竞赛,参观科技园……充分让学生参与生活,获取写作的素材。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原则: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在一起感受充满激情的校园生活时,生活也馈赠学生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例如我班学生习作《难忘师生情》《调皮王变乖了》《我成功了》等文章写出了学生独特的感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家庭、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场景也是撷取写作的源泉。把学生“带”进生活后,他们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自主写作的欲望,那么写作的素材──创新作文的土壤,就会越积越厚,创作热情必然高涨。
第二步,激发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激趣。
1、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
2、尝试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为此,可以展开作文竞赛,办手抄报,在《学习园地》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第三步,大胆想象。想象是思维的翅膀。《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学生勇于大胆想象,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就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的翅膀。如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呢?
1、教材拓展延伸,进行想象练笔。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可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练笔。如学习《凡卡》一文,让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学生在他人的想象中互相启发,拓展思路,编写了许多不同于他人的故事结局。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自主作文的权利,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
2、借助插图,观察想象。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3、大胆假设,虚构幻想。小学生最喜欢听童话、读童话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自选材,大胆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童话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后来成功地写出了《粉笔与钢笔》《标点符号的争吵》《五官的对话》等有趣的文章。另外,我也以《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联合国主席》《凡卡来到我班》为题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插上想象翅膀,写出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想像作文来。
总的来说,感受生活是解决学生无题(材)可写的问题,激发兴趣是促发学生写作的动力,大胆想象是作文创新必备的思维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走好这三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