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困惑
【作者】 普化东知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河北乡河秀逸夫学校
【正文】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应该看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教”轻“学”的现象,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还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研究的领域还需不断拓宽,教师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见识:
1.因材施教重塑学生信心
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臂力论文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且基本保持不变的。数学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学生间的智力差异,而应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九年义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好必备的一些数学知识,但应试往往采取淘汰制,面向少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因此是否面向每个学生是区别素质与应试的分水岭。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呢?首先制订目标要因人而异,不求“齐步走”。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其次练习设计,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既要使差生“吃饱”,又要满足优生的求知欲。对差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
2.尊重学生实施创新教育
培育创新意识,就是对与创新有用的信息及创造活动、方法、过程本身的综合觉察与认识,也可以理解为想去创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是创新的欲望。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出新方法、新知识、新规律,就是创新表现。
实施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要引发学生多角度联想,多层次猜想,鼓励不同的解题策略,然后验证得到正确结果和最佳答案。在数学解题中不仅要正确,还要合理。在教学中要注意“扩散思维”,引导学生解答一些答案不适唯一的问题,培养探索与思考的习惯。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去猜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智慧。创造思维的新视角。
3.面向全体落实全面贯彻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实质。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念,以人为本,还学生学习主体位置。为此,数学教学应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切实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每个教学环节、手段、方法要切实建立在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基础上;二是切实改革“以讲代学’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师生真正从“教师什么都讲清楚,学生什么都听清楚”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中跳出来,大胆引导和放手让学生通过主动去感知和领悟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三是切实改变“以少代全,忽视一片”的现象,既重视“个性发展”又注重“全体积极参与”。?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精心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有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的机会。尤其是中、慢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学习有了成绩而受到鼓舞,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减轻心理压力,引发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
4.一视同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对教与学的活动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是牵动教育全面性、导向性的一根杠杆。扭转在“应试教育”下“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现象。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将极大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此外,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并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全体学生中的地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小学生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素质教育的评价内容应当是全面的,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要有对学生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等;其次,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如几何初步知识等可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人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第三,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后者。由于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前后连贯性.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弥补随时可能出现的漏洞,消除隐患,保证整个学科整体的教学成果;最后,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多采用指导性、鼓励性的评语,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自我评价.增进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素质教育是小学数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已是势在必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基在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数学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每一节课都上成素质型教育课,让素质教育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茁壮成长。
1.因材施教重塑学生信心
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臂力论文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且基本保持不变的。数学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学生间的智力差异,而应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九年义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好必备的一些数学知识,但应试往往采取淘汰制,面向少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因此是否面向每个学生是区别素质与应试的分水岭。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呢?首先制订目标要因人而异,不求“齐步走”。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其次练习设计,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既要使差生“吃饱”,又要满足优生的求知欲。对差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
2.尊重学生实施创新教育
培育创新意识,就是对与创新有用的信息及创造活动、方法、过程本身的综合觉察与认识,也可以理解为想去创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是创新的欲望。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出新方法、新知识、新规律,就是创新表现。
实施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要引发学生多角度联想,多层次猜想,鼓励不同的解题策略,然后验证得到正确结果和最佳答案。在数学解题中不仅要正确,还要合理。在教学中要注意“扩散思维”,引导学生解答一些答案不适唯一的问题,培养探索与思考的习惯。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去猜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智慧。创造思维的新视角。
3.面向全体落实全面贯彻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实质。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念,以人为本,还学生学习主体位置。为此,数学教学应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切实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每个教学环节、手段、方法要切实建立在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基础上;二是切实改革“以讲代学’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师生真正从“教师什么都讲清楚,学生什么都听清楚”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中跳出来,大胆引导和放手让学生通过主动去感知和领悟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三是切实改变“以少代全,忽视一片”的现象,既重视“个性发展”又注重“全体积极参与”。?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精心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有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的机会。尤其是中、慢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学习有了成绩而受到鼓舞,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减轻心理压力,引发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
4.一视同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对教与学的活动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是牵动教育全面性、导向性的一根杠杆。扭转在“应试教育”下“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现象。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将极大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此外,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并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全体学生中的地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小学生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素质教育的评价内容应当是全面的,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要有对学生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等;其次,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如几何初步知识等可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人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第三,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后者。由于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前后连贯性.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弥补随时可能出现的漏洞,消除隐患,保证整个学科整体的教学成果;最后,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多采用指导性、鼓励性的评语,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自我评价.增进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素质教育是小学数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已是势在必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基在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数学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每一节课都上成素质型教育课,让素质教育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