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整合的行动研究

【作者】 刘 莹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实施中进行教学整合的必要性,以具体的阅读课例分析呈现了实施策略,并探讨了此举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教学整合;行动研究;必要性;意义
【正文】
  一、进行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教学整合”是新课程理念、科学的课程思维以及有效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英语课程的实施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指导。教材只是实施英语课程的手段之一,“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某一特定学习群体的学习需要。”(程晓堂,2005)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2013)提出:课程的逻辑就是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开始的,经历“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以教给特定的学生”,最后,我们需要确定“学生真的学会了吗”,这就是课程的四个经典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唯教材是从,而是应该遵守科学的课程思维,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合理利用教材。科学、合理的教材调整能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拓展学生思维,赋予教材资源时代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拓展语言实践机会,提高课堂效率。
  (2)《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特点及存在问题使“教学整合”成为必然。
  《牛津高中英语》由5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各模块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使用该套教材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材板块多;教材中前后单元之间的联系不太紧密,学生进入新单元学习时,很容易遗忘以前的学习内容;各单元词汇量大,有些目标词汇复现率低;语法呈现方式较为单一等。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并挖掘教材资源,取长补短,以争取教学的实效。
  二、教学整合案例分析
  笔者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必修模块3)第三单元阅读“Lost Civilizations”的教学为例介绍教学整合的具体做法。《牛津高中英语》必修教材的阅读分为课前问题、阅读、阅读策略和巩固练习四大部分,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紧扣单元主题,整合本单元word power和task部分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导入、阅读、读后活动等教学步骤,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片断一]情景导入
  1. Share the traveling experiences with the students by showing and describing different pictures.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of China, Mogao Caves, a historical monument, a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journey to Jiuzhaigou, Mount Huang, Mount Tai, the Great Wall.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 Anhui)
  2. Brainstorm:Help the students to name as many NESCO world heritages as they can.
  在这部分,笔者首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然后进行头脑风暴,请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联合国世界遗产,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能营造宽松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为下一步阅读策略的教学做铺垫。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完成了本单元word power的内容和task部分describing pictures的技能要求, 
  [教学片断二]高效阅读
  1. Let students have a quick look at the text and ask them to find out what Ann did every day. Get them to know “we keep a diary to record what we do every day”.
  2.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gain to find facts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chart. 
  Pompeii (Italy)
  8th century BC: founded89 BC: taken over by the RomansAD 79: buried18th century: discovered1860: dugSigns of civilization: stepping stones; houses with mosaic floors; wall paintings
  Loulan (China)
  2,000years ago: existingAD 200 to AD 500: covered by sandstorms100 years ago: discoveredSigns of civilization: the remains of buildings; an ancient water systemSimilarity: Both of them became lost civilizations about 2,000 years ago.
  如何阅读日记是本课阅读文章之后介绍的阅读策略。在阅读中,教师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这一策略,阅读日记时注意获取下列相关信息:时间、地点、具体事实、个人感受和观点。
  [教学片断三]读后活动
  活动一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就一项熟悉的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发表演讲;活动二组织学生讨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活动三为写作练习,描述家乡的京杭大运河这一文化遗产。这三项活动属于深层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下转第61页)(上接第62页)和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现task的技能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提高,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同时,注意快读和精读相结合、细节理解与深层理解相结合、阅读训练与深层思维相结合,并将读与写自然衔接起来。在导入和读后口语活动等环节中贯彻了教学整合的想法,同时也锻炼了自身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三、进行教学整合的意义
  (1) 研究有利于落实高效课堂,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更好开展教学工作,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突破语言难点,拓展学生思维,赋予教材资源时代感,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并主动参与、乐于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同时,通过充分利用并挖掘教材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活生生的运用语言的机会,努力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
  (2) 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研有所获”。
  在行动研究的进程中,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研究者,探索合理使用教材的原则和思路,提高课程意识、分析意识和使用教材的能力。同时,研究过程中不断增强的学生研究意识使教师和学生有多维的交流途径与渠道,促成教师积极、正向的教学思维方式,为教师的教学拓展思路与途径,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涵义[J].中小学管理,2013,(1).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译林出版社. 牛津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