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作者】 刘世国

【机构】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工业区陶镇小学


【正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把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开展情境作文教学,是解决学生认为作文难的好办法,我认为情境作文教学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新奇思维和想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
  我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训练要求,采用不同的做法把情境作文教学与提高学生素养融为一体。在低年级段,主要通过观察游戏、图画、手工、表演、编童话故事等形式进行情境作文。引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思维,用准确的语言和一些基本的句式,把观察到的事物先进行口述,然后写下来,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反映形态万千的客观世界,句子要完整、通顺;在中年级段,主要观察游戏、实验、自然景物、身边的人和事,以及校园、家庭生活的情境进行作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感受景物美、人物美、生活美、学习美、劳动美、创造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情景;在高年级段,还要让学生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对事物展开大胆的想象。引导学生练习写“情文并茂”的记叙文;写“情理兼备”的自白文;写科学性想象性融为一体的创造型想象文。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情境作文教学应该体现这样几点:
  一、注重体验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可以从多渠道着手。我经常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如在任教二年级时,让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活动,以学习比较累,活跃下气氛为由,和他们一起玩“画鼻子”、“抢椅子”等有趣的游戏。全员参与,学生乐于接受。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说说活动的过程、感受及想法。然后鼓励学生将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这样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多了,文章的质量就有了保障。
  二、深入生活 指导观察
  我常常教育学生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观察人和事物的活动,使学生掌握第一手材料,积累素材。如在教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我及时总结单元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方法,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家中的动物。告诉他们可以自己创设情境。如观察动物的吃相,可以放点食物,自己在一边静候观察,从动物的一举一动中发现其特点,这样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言之有物。
  三、勤于实践 精于点拨
  创设情境是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我认为学生动手操作也是一条创设情境的有效途径。精心创设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操作情境之中,去体验。去联想,获得比表象更精细、更丰富、更生动具体的感受,老师相机给予指导,点拨。如结合科学课上的实验,我让学生说说实验前的设想、实验的过程,实验后的感受和想法。由于学生亲自操作过,所以表述清楚,结构完整,再写下来就会水到渠成。这时教师要善于点拨,使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来叙述实验的过程。在叙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写的实验过程不是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报告。
  总之,教师要把学生带进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同时注重情感因素的参与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使学生的语言发展落实在儿童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使作文成为儿童乐于接受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