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王少舫

【机构】 安徽省濉溪中学

【摘要】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对于学生而言,成才的起点在于此。研究表明,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他们将有可能释放自己的最大的潜能来学习和研究。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物理教师一直钻研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兴趣;物理教学;学习
【正文】
  兴趣是人们在对某种事物进行积极研究探索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向,体现了个体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成长的本质。学习兴趣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对学习活动的热爱与主动性。据社会实践表明,兴趣在人的活动中有着显著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便可以主动发挥其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兴趣是人进行刻苦钻研、不畏困难的重要动力。在教育学习中只要保障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便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物理想学、爱学的思想。因此,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点。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导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特点、学科特点、学生特点为出发点,根据所发现的问题,设计活动方案、创设活动条件、指导活动程序、整理活动信息、提炼活动主题等,通过个体的实践体验,自主获得知识信息。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解电动势时,可以让学生体会电源和水泵的类似作用。然后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抽送的是水,一个搬运的是电荷。在讲电容器的电容时让学生体会到电容器容纳电荷和水桶容纳水是一样的道理。
  二、用悬念教学引发学生兴趣
  笔者担任高中物理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备课时经常思考如何用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是在教学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笔者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一般人的常规“认识”,易拉罐在做“水流星”实验运动到最高点时,水“肯定”往下洒。我让班级里一个叫赵科翔的同学来做这个实验。但是出乎学生意料的是,水并没有洒下来。此时学生有了悬念,于是笔者让实验的“转速”慢下来,水这次洒了出来,学生纳闷了!于是笔者的问题出来了:“同样是做“水流星”实验,为什么赵科翔在做实验时水没有洒出来,而我做实验时水会下落呢?难道赵科翔会变魔术吗?”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此时的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兴致盎然。二是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请一个叫袁康洪的同学配合我做这个实验。他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笔者的眼睛,笔者站着不动,然后他开始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我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我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三、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新时期学生具有“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笔者所带的其中一个班级平时上课气氛有些沉闷。笔者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把现实生活中的“抛绣球”引入教学。上课后笔者把准备好“绣球”抛向学生,学生显示莫名其妙,随后开始了“争抢”。课堂气氛有了,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于是笔者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学习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之所以抛“绣球”,是因为“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风趣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激发学生兴趣。特别是物理课教学更需如此,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一是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11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二是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笔者曾经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现进化论的开尔文”,讲完后,学生们先是一楞,然后几乎全班同学齐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都活跃起来了。
  总之,要实行素质教育,推行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生理、心理品质、智能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不但在目前,而且更会对其在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爱蜀;周德忠;浅谈物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7期 
  [2]杜广东;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6期 
  [3]顾丽华;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