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洪青林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摘要】英语教学中要克服传统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克服单一的课程类型。不断反思,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激情的环境中学好英语。【关键词】兴趣;积极性;引导;调动;探索
所谓兴趣,就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不同的兴趣。当一个人做他自己颇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会废寝忘食而不知疲倦,从而会大有收获;当一个人做他毫无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会怨天尤人,叫苦连天,以至一无所获。纵观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传记就不难发现,进化论创使人达尔文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物理学巨人牛顿整天心里只装着他的实验室;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爱做实验,虽屡次受挫却矢志不移;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曾经被一只小小的罗盘迷住……总之,兴趣就是这些科学巨人得以在人类科学文明史上树立起一座座不朽丰碑的重要动力之一。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其浓厚的兴趣,然后再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强调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是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全力构建和谐健康课堂必备条件之一,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1.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人形象地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作导演和演员的关系,这不无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言语应起到组织、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具体情况,照本宣科,势必会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则会感到压抑而索然无味。而上课形式多样化,则会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会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畅所欲言,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学习高中英语Speaking这部分时,我不是逐词逐句地教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让学生复述对话内容;然后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让学生根据课件上所显示的情景自编对话(在课前先叫一位同学作好准备,上课时与老师配合表演对话)。通过这样一些背景的铺垫,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分组练习,上台表演等形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种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新课学习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是一举多得。当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利用好自身的条件,灵活创新地处理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为学生创造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分析、去思考。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2.我们教师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启发学生思维,少灌注。古人对启发性教学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大意是: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走;鼓励学生积极奋进,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这样,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又能进行独立思维。可见,启发性教学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学生学英语,总会受到汉语的干扰。因此,我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创造一种说英语的氛围。如教师用英语讲课,和学生用英语打招呼、交谈等,努力使学生摆脱汉语的干扰。同时,我们还需要给学生创设会话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揣摩人物的心理及怎样通过口头语言及身体语言来表达。如通过课件演示一个场景,我们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他们在谈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让学生首先自己仔细观察,然后试着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出来。学生往往会说出很多曾经学过的句子。当然,也有可能与图片内容无关。这时,教师再稍加指点,学生便会茅塞顿开。由于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一步步得出的答案,他们往往会有一种成就感,而正是这种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从而让英语课堂真正的动了起来,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多借用一些教具(如多媒体课件、挂图、录音磁带等)以及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等。教具在教学中能够十分贴切地解释某些语言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讲,通过直观教具学到的东西,往往记得最牢。例如:在学习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专门制作了课件,精美的图片给了学生极大的视觉冲击,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也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示出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还从家里带来了刀叉、盘子、勺子、杯子、餐巾、面包等实物,在讲课文的时候展示这些道具,并且让学生根据文中所讲的内容上来亲自表演西餐餐具的摆放顺序和就餐的礼仪。让学生真正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我还根据高中英语课文涉及的范围较广的特点,在学习某些课文的同时我还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在我们学到高中第二册(上) Unit 1,Making a difference时,我给学生介绍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特别是阅读课文中提到的Stephen Hawking和他的著作A Brief History of Time;在我们学到第二册(下) Unit 14,Freedom fighters时,我给学生介绍了Martin Luther King,Jr.的生平和他著名的I Have a Dream;等等。让他们在平时的英语交流中既学会了英语知识,还了解了很多历史。既体会到研读英语语言的优美,还让他们渐渐地体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快感。
4.我们教师还必须学会引导学生开展英语的第二课堂。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英语,必须让学生经常使用。只有经常使用英语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因此,只靠我们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不能很好运用英语的,我们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开展英语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这里,学生可以找到学习英语的更广阔天地。在这里我们创设了更多的情景和语境去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我曾引导学生去组建班级的英语角、举办英语智力竞赛、指导英语短剧等。我曾组织学生排演过《威尼斯商人》、《奥赛罗》等剧目。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不但增加了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而且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无限乐趣,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让英语真正得以学以致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当然,活动方式我们可以多样化。不同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背景去思考。例如:我曾坚持一段时间让学生每节一笑或一哭。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或结束前,请一名同学用英语讲一个让大家笑的笑话,或一个让大家哭的心酸故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段时间我曾结合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给学生布置“每人每天五句漂亮英语”的任务。刚开始由教师根据当天所学内容提炼“五个具有一定鼓动性的地道的英语句子”,要求学生熟读,一直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并且创造机会让他们都炫耀炫耀他们的漂亮英语,地道的英语句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以后,开始逐渐地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地道的英语句子。这一任务的经常性,使学生慢慢地形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句子财富”。有时,他们甚至会因为报刊杂志上的某个精彩句子而兴奋不已;有时,他们甚至会一天找十几句漂亮英语,弄得我经常求他们允许我“盗版”。一段时间我曾要求每个学生每人每天准备一句谚语或名人名言,结组交流。各小组每天评一个最佳谚语或名人名言,在课前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一段时间我曾要求学生每周必须阅读欣赏一篇好文章,从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并把它融会贯通,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段时间我曾要求学生每周一歌。我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脑等电化教育学段,教会学生了许多英文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Right Here Waiting;My Heart Will Go On;My Love;I Want It That Way;As Long As You Love Me等。一段时间我曾要求学生每月读一本英文故事书。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每月选读至少一本英语故事书。很多世界名著的简写本都成了学生的心爱之书,如:A Tale of Two Cities; One Million-pound Not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Robin Hood; Stories by William Shakespeare; Treasure Island; Tom Sawyer; Jane Eyre; Pride and Prejudice; Oliver Twist等。同时在这些做法和操作过程中,我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确定那一阶段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的主题。例如:当我觉得学生学习有些困难的时候,我就结合每天五句漂亮英语、名人名言、名人名篇的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各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产生“成就感”机会;经常提问,让学生自学、讨论,引导学生不满足于死记硬背,而注重理解,独立思考,多提供机会,使学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上来,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的勇气,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增长的喜悦,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加深,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当学生有些疲倦的时候,我会让动听的英文歌声从教室传出;当学生有些浮躁的时候我会让一名同学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感动而又悲伤的故事;每天一上课,黑板上都会写有班内五个英语小组选出来的最佳谚语或名人名言供大家欣赏;每个月末,都利用一节课举办一个小型英语歌曲演唱会,名人名篇朗诵会,读书体会交流会;每一学期,组织一、两次英语综合能力大奖赛。每一次活动,无论大小,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各显神通,人人有用武之地,个个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总之,教无定法,一个好的教师一定会从他所教的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自己的学生,努力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从兴趣上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落实到位,定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子。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王蔷主编.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肖惜主编.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吕建国,徐浙宁.合作式学习与三维激励,人民教育,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