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听力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杨永姬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摘要】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首要技能,是发展听、说、读、写及日常交际能力的基础。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实施听力教学是必要的。【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策略
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听力是接收器和解码器。通过这一程序的接收和分解,才能进行信息输出,即语言表达。故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首要技能,是发展听、说、读、写及日常交际能力的基础。但目前高中听力教学存在一种不良倾向,即考前仓促上阵,突击训练。这种对听力教学不进行研究,缺乏有效策略的行为,对英语教学造成严重影响,使许多高中生形成听力较差、口语低下的“哑巴”英语,无法正常交际,更对其高考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实施听力教学是必要的。本文就听力教学策略做些探讨。
一、强化语音教学,坚持听音训练
近年来高考题中取消了单词辨音, 英语教学中忽视语音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学生的辨音能力较差。如学生混淆[藜][e]等相似音;对一些读音相似词如fifty、fifteen等无法听辨。而听力题中若出现语音同化、连读等音变现象,学生更无所适从。所以强化语音教学,坚持听音训练,过好语音关,是形成良好听力的基础。教者应指导学生掌握每个音标的发音部位及要领,形成准确的发音和辨音能力,熟悉英语音素在不同环境中的音变现象。此外,听音训练也可以强化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英语中常通过重音和语调来强调关键信息。重音是决定词的语音外形的重要因素,单词的重音不同,词性与词义就有所改变。句子的语调不同,意义各异。正确理解语调可以判断说话人的语气,明白其要表达的真正意图,避免误解。如,听力测试中对话一方用升调重复另一方的某一关键词,常表示否定其在前一句所表示的意义。因此,在听力训练中反复强化学生对重音和语调的注意,对捕捉语言信息十分重要。此外,坚持听音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听力有意注意也十分有利。教者可以搜集来源不同、音调各异的材料,也可在听力材料中加入音响或噪音等,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材料本身,这样在考试中才会精力高度集中,有效地解答问题。
二、兼顾精听泛听,培养转换能力
泛听时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于段落篇章大意,回答有关主题大意的问题;精听时注意力应集中于语言材料细节的区别泛听与精听关系是整体听力与单项听力的关系。学生常在单项听力时困难不大,而在触及整体听力时,注意力会集中在听不懂的细节上,降低了反应速度,无法跟上听的节奏,影响理解材料整体。这二者之间的转换能力对提高听力十分重要。因此,教学中可先教会学生认定前文语义的复现。直接的如一些词的重复;间接的如one、it等意义复指词汇。其次,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认定能力。特别是对行文的关联词提示的逻辑信息能快速反应。这类词汇如so、however、first、in a word、it is said that…等,其一般体现了上下文的联系、说话人的情绪、态度、意愿等。抓住这些词汇就理清了材料的线索,整体听力就比较容易。在日常听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处理听力材料时,做到由点到面、点面兼顾,即从细节入手,兼顾全文,贯彻精听与泛听紧密结合的原则,使单项听力与整体听力有机的衔接转化,形成快速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听力学生的反应速度。
三、传授听力技巧,加强解题指导
在听力教学时,适时地传授学生听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培养良好习惯和提高成绩大有裨益。如听力测试前,可浏览问题,捕捉试题信息,加以预测,做到有备而听,且在测试中注意力能集中于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效率。也可听记相辅,边听边记。实际听力练习就是听力记忆的训练。但“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这就需要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有选择的作简单记录。尤其对较长的材料,容易忘记前面的内容,学生可速记一些关键词,如,人物、时间、关联词等,形成认知网络,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但要注意听力中的速记不是听写,否则会妨碍解题速度。要指导学生采用自己认可的、简洁快速的办法速记,如字母、缩写、符号甚至中文等。
四、贯彻循序渐进,坚持常听不懈
听力教学应掌握循序渐进原则,坚持不间断训练。良好听力的形成是从易到难,长期训练和交际的结果,切忌日常教学淡化,考前集中突击。听力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也要遵循其规律。一般应从单项听力开始,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单项听力训练应在听的准确性上严格要求,特别要培养学生要有较强的辨音能力。听句听篇训练要培养其语法和逻辑认定能力,因为听懂单词不等于听懂句子和语篇,听者所具有的语法和逻辑知识,能帮助其认定所
听的材料。如he’s writing a letter last night一句,听者能判定he’s是he was而不是he is的缩写,从而明确该句是在讲述过去而非现在,是因为last night一词的语法和逻辑意义了重要作用。当然,要听者在瞬间做出上述判断并不是容易的事,但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就能强化这种认知能力,形成我们所说的“语感”。故常听、常练是形成与提高听力的秘诀之一。
总之,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以及实际学习水平设计相应难度、形式多样的听力教学活动,并挑选一定的听力策略进行训练。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听力活动的同时学会策略的使用,还要加强跟学生的互动沟通,了解学生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帮助他们解决策略使用的障碍,特别是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听力策略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听力理解的过程以及听力过程中他们可以使用一定的策略帮助他们自己提高听力理解水平。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渐克服对听力理解的恐惧,建立听力理解的信心。而在一系列听力策略训练教学中,学生的策略使用水平也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如果能在听力教学中进行一些听力策略训练,那么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将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