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考数学考试第一题

【作者】 王芳芳

【机构】 山东省北镇中学数学组


【正文】

      一、现象

  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考试很多,做得题也很多,但同学们容易把选择题的第一题做错,有时候通过率不是太高,甚至比有些中档题目的通过率还低。笔者任教的高三理科某班,是省重点中学的机关班,但在几次比较大型的摸底考试中第一题的通过率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高,现将五套试卷选择题第一题及其通过率列举如下:

  1.设集合I={-2,-1,0,1,2},A={1,2},B={-2,-1,2} A(C1B)(     )

  A.{1}   B.{1,2}   C.{2}  D.(0,1,2)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全班的通过率为86全班49名同学中有7名同学错选ABC项。

  2.若集合M={x|x2-2x-30},P={y|y=},那么P=(       )

  A.{0,3}   B.{0,3}   C.{1,3}  D.(-1,+)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全班的通过率为63%,全班49名同学中有18名同学错选了C项。

  3.已知■=b+i(a,bR),则a-b=(    )    

  A.1   B.2   C.-1    D.-3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全班的通过率为70%,全班49名同学中有7名同学错选了A项。

  4.若集合M={y|y=3x},集合S={x|y=1g(x-1)},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MS=M   B.MS=S   C.M=S    D.MS=φ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全班的通过率为86%,全班49名同学中有14名同学错选了B项。

  5.已知复数z1=3-bi,z2=1-2i,若■是实数,则实数b的值为(     )

  A.0   B.-■   C.6    D.-6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全班的通过率为78%,全班49名同学中有11名同学错A选项或C项。

  二、特点

  历年山东省高考数学第一题是选择题,难度较低,它往往具有如下特点:①题目难度不大,②计算难度不大,③题目入手容易,④考察内容较单一,常常是集合、函数基本性质、不等式、数列、复数等最基本的课本知识点。

  三、原因分析

  笔者在所教的班里问卷调查了五次,发现数学考试第一题出错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⑴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虽然知识点不难,但某些学生对待熟悉的知识不够精炼,对于容易的知识不够重视,导致容易题出错。如第3题,部分同学尤其是选择C项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对集合的认识不够到位,集合P表示的是函数y=■的值域而非定义域,误认为定义域就会选择错误的选项C项。

  ⑵刚一考试,要么进入状态较慢,导致容易题目不容易做对;要么比较紧张,也会容易出错。如第2题,刚开始我还不相信这个通过率,但经过询问做错的学生得知,大部分同学就是因为进入状态慢或者紧张导致错。 

  ⑶一般情况下选择题第一题比较容易,轻敌致错。

  ⑷把容易题想的过于复杂,从而做错。

  ⑸马马虎虎,做对选错。在几次比较大型的模拟考试中,经常有学生的选择题分数与答题卡机读分数不符,经过调查询问得知第Ⅰ卷选对而涂卡时涂成了其他错误答案。

  ⑹看不清楚题就下笔做题,或漏条件,或算错结果。如第一题,做错的同学大部分没有看清z2的共轭复数这一关键细节,导致出错。

  ⑺考试时为了追求别样,先做大题,后做选择题。事实证明这种做法除了可以寻求刺激之外,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一种谁用谁失败的饮鸩止渴的做法。

  四、改进措施

  ⑴不要轻视小的知识点。小漏洞大错误,只有同学们对基本知识做到滴水不漏才行,这是我们做对每一个题目的关键,基础知识不过关,再好的方法也是无稽之谈。

  ⑵调整心态,深呼吸,告诉自己能行,然后踏踏实实地做题。既不求速战速决,也不要慢慢腾腾,相信自己做的一定没错。

  ⑶我易人易,我难人难。既不能轻敌,也不能惧怕,告诫自己容易题一定仔细才能得高分,难题一定大胆才能比别人做得好。

  ⑷一口气做完12道选择题,不想其他。当你心中不分难易时,你也就“人卷合一”了。

  ⑸做完12道选择题后,涂卡前,优先检查一下选择题的前两个小题。检查错误就要推到重来,有的同学想检查但又不舍得花时间,仅仅把刚刚做过的过程看一遍了事,这种做法在考试的那种环境中是很难检查出错误的,重做一遍不会浪费多少时间。此法经过笔者在学生中推广之后,选择题前几个容易题的通过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际上我更建议同学们在监考老师收答题卡前快速的检查一遍选择题答案。

  ⑹考试要冷静,不能只求快做,而不求准确率。要做到容易题不轻敌,难题不害怕。应做到越是容易的题目越是要看清条件,这是一种习惯问题,只要我们平时考试时注意训练,就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⑺考试时不能着急。要知道着急只会使自己出错率更高,深呼吸,心里告诉自己不要着急。

  ⑻坚决不能先做大题在做选择题。正规的考试都是经过科学命题的,由易到难,由小到大,梯度比较明显,而且这也符合一个学生的认知规律。当你倒着做题时,正好是用自己的“劣马”对出题者的“好马”,焉能不败。

  五、避免陷阱的方法

  方法一:高中数学普遍流行的选择题解题解题过程是:先要将题仔细的读(读清题干)。这样做其实有一定的不足。学生在读完题干后,很可能因为过去做过类似的题或者是对该题的考察意图看似非常明确而放弃仔细思考,这样原来有的陷阱就不易被发现。回过头来检查时,可能会照成思危混乱,影响考试情绪。解决这种情况其实横简单:拿到一道题时先不咬看题干,先看四个选项。找出四个选项的异同,抓住该题对细节的考察,再看题干,就能很好的把握该题考查方向,更能够注意解题中的细节(比如:定义域的确定)

  方法二:在看完选项后就应该看题干,看题干时可以拿铅笔将关键词语勾画一下。题中的关键词语一般是以下一些:1.限制范围(如:定义域、主要出现在反函数中的值域);2.大前提中的关键字,3.注意提问的词字(如“不全是”、“全不是”、“错误的士”、“个数是几”、“错误的有几个”等等);4.分析题中各个数字概念的关系

  方法三(限制范围):答题中,往往会因为漏掉一些参数的限制而造成范围的错选。最好的方法是规范做题格式,不要以为在草稿纸上就可以不注重格式。格式正确有助于思维严密。对于限制范围的题,每写一步都应该注明未知变量的范围,得出答案后范围就是之前每一步中范围的交集,就可以了

  后记:实际上从考试第一题入手,小处见大,把小问题解决了,就可能解决一些大问题了,而且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考试无大小,选择题第一题这5分也是很重要的,只要我们高三同学都来重视考试第一题,把“小分数”拾起来,就一定能在高手林立的高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