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化助力初中生物走上“高速路”
【作者】 戴丽华
【机构】 山东省泰安宁阳县东疏镇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生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可见将计算机多媒体融入生物教学,是势在必行。【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优化教学;促进交流
在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也如此,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经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多媒体技术为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不可忽视作用,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呢?笔者将结合多年的生物课堂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来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一、巧借媒体,导入新课,引起共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新课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能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感性多于理性,对鲜活有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动机,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迎合了学生的需求和渴望。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课时,利用流感和肝炎的录像导入新课,在声音,动画和文字的配合下,学生能马上进入到求知的氛围中,疑问连连,为什么会有传染病的流行,我们该怎么样保护自己不被传染等等。学生有好奇心,课导入的目的就达到了,教师只要再简单的引导:同学们想解开你们心中的种种疑问吗,学习完这节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水到渠成,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达到要为学生解惑的状态,课导入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巧用媒体,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要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辅助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朋友,在教学中充分尊重、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新课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是教师能够优化课堂,利用有效的资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发展潜能预留了充足的拓展空间。
例如,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节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前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小组进行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在调查中可以借助相机或视频将你调查的生物拍照下来,不懂的生物可以自主去网络上查找资料,做好调查记录和归类,最后汇总。在上这节课时,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用多媒体展示本组调查结果,用多媒体展示动植物图片,制作表格,播放录音和网络上查找到的相关视频,最后大家讨论归纳,师生总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课堂效果很好,学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语言表达能力均得到提升,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视频展示,加强直观,优化教学
视频演示仪在教学中使用,可起到优化实物、标本、模型和图片等的演示。生物学教学中,形态、结构和生理等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实物、模型能体现“直观性原则”的作用。但学生离得远,这样,实物、模型就显得太少。而运用视频演示仪能够由远化近,由小化大,可以更好地贯彻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比如教师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的《植物的生殖》中“植物的有性生殖”的教学时,就可以在视频演示仪上对“桃花模型”进行展示示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可以很快地让学生掌握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又比如教师在进行“观察鸟卵的结构”的教学时,可以在视频演示仪上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这样,学生就很好地认识了鸟卵的结构及其卵黄上的胚盘。视频演示仪真实直观地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好、更快地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如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用具的操作要领等,这样就解决了实验教学中因学生多、课时有限等原因而导致的个别指导难的问题,使教师指导到位、学生操作得法。
四、音像播放,化静为动,突破难点
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使信息传递形象化、色彩化、动态化,有利于强化概念、揭示原理、突出重点、分散和突破难点。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学教学中涉及大量新成果,而且常常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比如教师在进行八年级生物上册中《动物与人类生物的关系》关于“生物反应器”的教学时,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但它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媒体视频播放《生物反应器》录像,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学生边观看边思考,这样学生很好地突破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计算机以其丰富的功能,给教师的教学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使画面与文字有机地结合,教学环节以过程化衔接,课堂分析简洁明了,使教学过程实现了条理、层次和序列的更优化。在生物教学中,老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如环保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五、利用媒体,引导小结,作业拓展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本节内容做成表格,进行比较和汇总,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在课后创设总结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能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多媒体,还能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的资料,进行对现有书本知识的补充,使作业的深度和广度都扩大,使作业涵盖的知识面更广。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是十分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合理使用多媒体,就会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课堂教学进行得更加精彩,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密,刘刚.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 2013(8)
[2]钟强,合理利用多媒体优化生物课堂教学[J].北京教育.2013(11).
[3]吕丽,借鉴媒体,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