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
【作者】 韦晓云
【机构】 广西宾阳县露圩镇中心学校
【摘要】通过“感恩教育”活动,促进孩子知恩、感恩、报恩美好心灵的形成,帮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离不开社会的帮助,培养了留守儿童感恩的心,唤醒了留守儿童的良知,锻造了留守儿童的品性,使留守儿童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关键词】留守儿童;知恩;感恩;报恩
近几年,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我所带班级有59人,双亲外出打工就有31人,单亲外出打工的有11人,他们大多数性格孤僻,上进心不强,无心向学,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心,感恩意识淡薄。这对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对他们成长很不利。作为班主任,我以“做好留守儿童感恩教育”为突破点,以“多开展活动”为形式,进行思想教育。以下是我的几点教育方法:让学生懂得付出,学会付出,让他们在知恩中改变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开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
每个学期我都开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特别在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敬老节等,分别开以“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祖国”、“感恩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为主题 的班会。通过发言、讲故事、唱歌、看录像、写贺卡等形式,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长成,让我放飞理想,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爷爷奶奶在父母外出打工时,担起了家中的所有重担,每日为我们洗衣、做饭,教育我们好好学习,不断成长,我们应该感谢爷爷奶奶;同学和朋友给了我友爱,让我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让我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同学和朋友 。老师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抛却愚昧,懂得思考,应该感谢老师,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
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我适时地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感恩教育。如《给予树》、《掌声》、《穷人》、《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地震中的父与子》等等,这些刻骨铭心的故事给孩子们的启迪是深刻,孩子们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亲情、友情的可贵,促使孩子知恩、感恩、报恩,学会做人。
三、引导留守儿童感党恩、感政府恩
我露圩镇是一个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年清明节,我都组织留守儿童到平塘村革命纪念碑悼念革命烈士。孩子们为烈士献上鲜花,听老人讲革命故事,唱红色歌曲。在忆苦中孩子们掉下了自豪的眼泪,深感现在幸福生活来是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并感悟革命者崇高的奉献精神,培养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些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忆苦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思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一)从校园美化、教学设备添置:“校园班班通”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二)从国家对学生生活的补助,如:家庭经济困难补助、营养午餐补助、上学路费补助等。(三)义务教育中,国家免学费、书费。孩子们从这些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学生的关心。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四、开展“手抄报”活动
作为这个班的语文老师的我,要求学生坚持日记,写真情实感。同时我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必须认真批改日记。批改日记其实也是跟孩子们交流很好的方式。在阅读孩子们的日记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写评语或面谈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解除烦恼,学会为人处事。然后把佳作收集到手抄报上。孩子们在阅读报纸中,既能欣赏到文采,又能进行自我教育。这样有利于良好的班级舆论形成。现在我班有了如此良好的风气: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热爱父母、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学习积极上进. 开展“手抄报”活动促进孩子知恩、感恩、报恩美好心灵的形成。
五、在逆境中磨练自己
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大多是年龄较大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他们不但要做农活,还要带孙子,有的要带好几个。他们很繁忙,对孩子的照顾很难到位。所以我鼓励孩子们要自立、自强、自爱,在逆境中磨练意志。要求他们在家里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服,做饭菜,搞卫生 做农活,照顾家人,主动学习。这样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得到提高,责任心得到增强,自控能力也不断提高了,迷电视、迷上网的孩子逐渐的改掉坏习惯,对时间掌握得较好,不再玩物丧志了。他们在独立生活的磨练中,体味生活的艰辛,更好地理解父母,他们学会了适应,学会了改变,学会振奋自己,增强自己的斗志,活出一个感恩的、自豪的、快乐的自我!
几年来,我一直努力地从以上几个方面下功夫,现在孩子们变得活泼可爱、积极上进、尊师爱友、热爱集体、学习刻苦,他们是讲文明、有礼貌、有理想的好学生。当我再家访时,孩子们的家长或监护人都说:“感谢老师的教育,我的孩子懂事多了。”;“我的孙女会体贴人了”;“我家的调皮鬼乖多了”……
总之, 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离不开社会的帮助,培养了留守儿童知恩、感恩、报恩的心,使他们明白了:学会感恩,就能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学会感恩,就能带着欣喜与热爱进行生命的远航;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境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拥有幸福快乐,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学理论》2011年第24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初探》
[2]龙源期刊网2013年10月16日《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3]《广西教育》2008年第10期《班主任如何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4]中国期刊网2012年7月6日,《现代教育科研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