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关于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思考
【作者】 李福刚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崔家集小学
【摘要】语文作为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反映着小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言书面表达能力。本文就关于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从兴趣的培养、感情的激发及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入手,循序渐进地对于教学方式进行了论述和阐明,达到了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及要求,也为今后从事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关键词】兴趣;感情;观察生活;培养灵感;想象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写作能力的高低正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长久以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老师对教学思索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观察,思考,摸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为什么小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又惧怕写作文呢?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作文没有丝毫兴趣,激情,认为写作是枯燥的。要改变这一观念,让小学生爱上作文,首先要努力提高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家长配合,不要打击孩子的任何一点积极性。从最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开始练习写作。教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耐心的阅读,及时的鼓励,表扬,积极发现他们写作中的优点。这样一点点积累起写作的信心。无论写得好与坏,无论写得多与少,都以鼓励为主,拨动学生内心深处那丝敏感的心弦,激起创作的热情。
(二)在每天的语文课堂上,或者利用早间、课间时间,由教师或者安排的朗诵能力好的学生朗诵美文及优秀作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听美文,从而激发创作的热情,逐渐爱上写作。
二、扩大阅读,学会积累
俗话说,厚积而薄发。作文教学同样如此。要使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就必须扩大阅读量。
(一)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散文。多读书,读好书。叶圣陶老先生讲过:“生活就如缺斤少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阅读书籍,可以是历史故事、科学常识,儿童生活素材;体裁也多种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等让学生多读书,积累写作经验。
(二)在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笔记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作文书中读到的优美的词句,段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恰当指导,指导学生概括内容,写心得、读后感或者日记。字数不做限定,只要学生敢说敢写。当然,摘抄的内容和方式还是以学生自选自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喜爱的方式做笔记,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兴趣。除此之外,利用作文课和阅读课时间,及时复习阅读。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语言是,写作文的过程中运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读书竞赛,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充满情趣,诱发学生内在兴趣,点燃创作的火花,于此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三、观察生活,寻找灵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命不息,写作不竭。美到处都有,缺少的只是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回写作文,就必须让学生投入到生活中,能够耐心的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生活中的丝丝纷纷。从细微之中捕捉美丽的感动的瞬间。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适时引导学生。例如,春天的一片树叶,清晨的一滴露珠。让学生俯下身去,蹲下身来,让自然界的事物融入我们的双眼,我们的心间。
四、鼓励创新,发挥想象
小学生阶段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步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想象力。这份好奇心和想象力是稀少的,值得珍贵的。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我们不能一味要求格式,要求他们分析一切事物都那么客观,那么理性。因为他们的感悟,他们的想象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语文老师要保持一颗童心,用简单的心去感悟学生的作文世界。或许在他们的眼中,一个苹果会想一个鸡蛋,但是,不要笑,那是他们观察的结果,那是他们想象的结果。我们要鼓励,要肯定他们的美好的想象。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与评价。
这里所说的指导并不是指对于写作套路,写作方法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淡化小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如果此时为他们的作文加入技巧,加入模式,无疑是对他们丰富想象力的抹杀。所以,我所讲的指导,说的是如何在作文写作中,如何指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启发丰富的想象,如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那广阔的写作空间。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在正如叶老所讲,作文种在学生的感悟,自主意识的展现。
至于评价,我想就更不应该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框架来分条评价了。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作文中的观察,感悟,思考。讲评学生作文中的出彩之处,构思是否新颖,观察是否入微,感悟是否细腻,思考是否有新意,是否深刻,我认为,这些才应该是小学生作文评价中的重点所在。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深刻思考,总结反思。通过实践,改进,探讨更好的,更全面的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