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策略
【作者】 昂青才让
【机构】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摘要】所谓自主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给予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使学生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知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渠道沟通和合作,实现信息的交换、分析和创新,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也对“自主探究”的模式做了尝试,但往往因为自身的素养不够而效果不够明显,最终半途而废。【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预习问题为前提,将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讲授为基础,教师把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众多问题归纳整合,按语文教学已形成的规律设置相应问题,再反馈给学生。以讨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思维强化为训练目的,让课堂上每一位学生包括教师都成为问题研究者。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尽量地减少教师的讲授和以教师思维为主的指导,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自主阅读教学实施,首先要打破对学生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的限定,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觉性。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逐步训练学生多问多思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注重观察生活中所见所闻,引发阅读兴趣,以阅读训练为中心,以传授方法为主体,让学生自己阅读,以引导分析归纳为目的,不断训练学生由被动的“听从”、“反应”向“交流参与”、“主动探索”过渡。
1.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所学问题发生兴趣,教师应该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这种情境对学生而言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学语文知识相关,让学生体会到,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能为他们应付新情境和新挑战提供方法上的帮助。其次老师对问题的引导要留有余地,要通过充分的课堂酝酿打破僵局,或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情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再次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方法和建议要积极评价,努力挖掘其中有用成分加以引伸和运用,塑造其进取自信的品格。
2.倡导自主探究模式:任何文学的文本都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具有未确定性。“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描写的空白处,把作品结构组织起来,这才有可能达到阅读目的”。也就是说,作品意义的生成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交互理解的行为。因此,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自主探究去感知作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品尝到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叶圣陶曾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二、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1.课内教材自主探究:课前自主探究即预习,这种预习除了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自读课文外,还要求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及提出疑难问题,在读文或查找资料中尽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激情目标探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营造氛围,师生在“导读”过程中共同探究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美读感悟质疑,围绕学习目标通过读来“感悟”,在读中结合自身的个性来质疑,鼓励学生有疑要质,有疑必质。合作探究释疑,释疑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同桌讨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分组对抗等,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伙伴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拓展延伸探究,从课堂走向实践,通过合作释疑,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做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拓展阅读自主探究步骤:选好拓展阅读材料,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根据本单元教材上的材料的特点(文体、话题、主题、题材等方面)来选好拓展阅读活动的文体材料。确立拓展阅读目标,是指学生根据近一段时间(或单元或学月)所进行的课内阅读训练目标来确立此次拓展阅读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分组编写阅读训练题,分小组对阅读材料根据阅读目标由各小组自主对阅读材料编写训练题,教师适时的指导审阅。小组交叉拓展训练,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以本组出题另组训练为原则进行交叉阅读考查。教师综合点拨,既对编题进行综合点拨,也对训练进行有效的点拨。学习评价,既是对编题者的评价也是对训练者的评价。
3.自选阅读材料探究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自主探究阅读小组、自主选取课外阅读材料、自主探究阅读方案,通过自主探究阅读、小组讨论、分工作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集体评价(展示成果、师生互评、选优入档)等模式进行。课外自主探究阅读训练模式和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没有放任自流,而是紧紧地扣住自主探究学习的自身特点和初中语文学科特点,主要是将语文教材的内容、新课标的要求、测试的热点和社会的热点四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确定阅读材料来选取。这种阅读训练模式,主要是通学生最后读书笔记来反映学生的自主探究阅读学习实验的进程的。
综述,自主探究研究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教育界将之形成理论并指导教学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期间,有很多教师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自主探究这种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上,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许多不适应和亟待完善解决的地方,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究摸索经验和总结规律,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构建和谐生态课堂,找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金凤. 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学会“倾听”[J]. 文理导航(上旬), 2010,(11) .
[2]郭静.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尝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34) .
[3]龙跃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视角[J]. 语文学刊,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