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论高中文科数学作业的人文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作者】 韩锡强

【机构】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高级中学

【摘要】科学、合理地对作业进行设计,是确保高中文科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实与完善,也能够更为深刻地体现出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更好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对高中文科数学作业的人文化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人文化数学作业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人文化设计理念在高中文科数学作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文科数学;作业设计;人文化;实践
【正文】

      人文化设计要求高中文科数学教师将人文化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始终将学生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使数学学科中所包含的人文教育因素得到充分发掘,从作业设计方面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人文化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人文性原则。高中文科数学教师在进行人文化设计时应在确保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鲜明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一、创新性作业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有利于学生思维发散的素材,教师可对此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出更多类型的创新性作业,在确保作业内容丰富多样的同时,使作业形式更为多样。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节时,可设计如下作业:现有5cm×5cm×8cm的长方体小药盒,某位顾客购买10盒这种小药盒包装的药物,问如何将10个小药盒打包成一个大纸盒,并选取最优的打包方式,说明理由。

  这一题目属于结论开放性题目,学生在设计打包方案的过程中,既可以将用料最小化作为设计原则,也可将外观与实用性作为首要思考问题。在这一作业过程中,学生设计出了多种合理的打包方案,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更熟练掌握了教学内容。创新性作业的设计,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学生的专业性知识要求相对较低,考虑到了高中文科班内学生数学水平不一的情况,避免作业成绩相互攀比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很好地符合了数学作业的人文化设计原则。

  二、合作性作业

  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由于考虑到高中文科数学的教学特征,教师更为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并未将合作意识与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但现实生活中对于合作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扩大,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相互交流思维”。高中文科数学教师在进行人文化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有意识地设计合作性作业。例如可在每一单元的复习阶段,将全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4-6名学生,鼓励其通过相互合作制定出一项单元复习计划,不仅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学生在完成合作性作业后进行复习计划比较,可遵循“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的步骤,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引起重视。

  三、调研性作业

  调研性作业又称课题性作业,要求学生针对生活中或其它交叉学科中存在的问题,以数学视野对其进行分析。调研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借助数学意识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应用数学意识。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可设置如下作业:由于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购买了家庭轿车,可让学生在假期调查所在小区购置轿车的数量,了解每辆轿车每月所耗汽油量,并询问油价变动对其汽车费用的影响,在数据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解决相应问题,很好地提升了学习兴趣与综合素质水平。

  四、作业人文化设计的案例分析

  现选取我校高二两班级进行对比试验,高二(2)班与(3)班各73人,由同一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教材均采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2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人文化作业设计方案,3班按照常规模式进行作业设计,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

  在学期结束后对两班学生统一进行成绩考核,发现2班学生的数学成绩较3班有明显提升,且2班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水平也相对更高,充分证实了人文化作业设计对于高中文科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高中文科班学生的数学水平相对较弱,数学作业的人文化设计有利于学生更熟练梳理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更顺利地实现新课标的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孙乐福.提高高中文科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探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4,(9):138-138.

  [2]张慧峰.高中文科类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胡坚.促使高中文科生进行数学错题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