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评价之我见
【作者】 罗 波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洋烈中心校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的方式、方法方面的探究。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形式应多样化。新课标提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我们在充分肯定、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同时,更应该建立以学生的自主评价为主的多种渠道,如:让学生议一议,评一评,请学生改一改等方式,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认识自我,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尊心和特长得到最有效的张扬。
一、教师关注学习兴趣,童趣评价。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学习时,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赞许,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的、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跃跃欲试,大受激励,会使课堂内生机勃勃,如沐春风。如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教师制作成课件,若学生答对了,则会出现一个跳跃的小星星,若答错了,则出现一个哭泣的小星星,这种充满童趣的评价,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可以说,这种富有童趣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小组评价。在当前的课改中,实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面对面的互动,有机会互相帮助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小组评价总是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防止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被排挤在外,而失去锻炼的良好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我们不应急于指出错误,而是应抓住这个极好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来满足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让他们按小组就问题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变清晰,不严谨的变严谨,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点。努力创设一个“你说,我说,大家说”这样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机会。在评价时,怀有“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思想,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合作上。
总之,课堂评价应具有形象生动、机智睿智,充满亲和力、感染力的特点。其形式多种多样,不拘泥于某一种,当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巧妙应对,适当地拔高评价。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为学生营造生命化、生本化、多元化、艺术化的评价环境,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