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方法探微

【作者】 高建炜

【机构】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第一中学

【摘要】针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令人堪忧的现状,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积累素材,梳理归类;二、确定序列,系统训练;三、认真评改,升格作文。这样做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能力;积累梳理;序列训练;评改升格
【正文】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们都普遍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然而,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仍然是许多高中生的弱项,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会出现文体不明,内容空洞,缺乏良好审题和布局谋篇意识等诸多问题,将写作议论文当作沉重的负担,现状令人堪忧,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写作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促使我们寻求更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一、积累素材,梳理归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于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可见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梳理很重要。

  (一)向生活、教材要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确,写作素材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讲究积累,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皆成文章,所以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积累材料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

  1、向生活要材料。生活是素材的宝库,是写作的源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发现美,领悟积累生活哲理。可引导他们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感悟,对大自然的观察,中外名著、报刊杂志、哲理散文的阅读,人群交谈的搜集,专题报告、新闻信息、影视欣赏的聆听观看等诸多方面中,去广泛积累储存,使自己在文学、历史、政治、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书法、科技、财经等领域都有了解,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升了思想高度,从而提高了自己观察社会、感悟人生、阐发事理的能力。

  2、向教材要材料。从小学到高中,教材是学生们容易忽略的资源,其实各学科都有供写作的素材,尤其是语文教材,其中很多篇目涉及到历史文化知识和人物掌故,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可从中积累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理论方面的有:名人名言、谚语、格言、警句、科学知识以及经典著作里的一些精辟的论述、见解等等;事实方面的有:史实、寓言、神话、名人轶事、人物故事、生活现象等等。例如史铁生、海伦凯勒的事例,可以为论证坚强人格、磨难成就人生等观点提供生动有力的例子。

  (二)梳理归类

  教会学生采用同类梳理、比较梳理、借助联想等方法对素材进行归类,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力浦夫妇、《雷雨》中的周朴园,都是用金钱来衡量感情的人,他们的人生哲学就是金钱至上。这是用同类梳理法归类。又如认识事物方面有: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兼听则明,偏听则暗。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⑦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采用借助联想法,把前后学过的文章通过适当的联想结合起来,以丰富写作素材,解决学生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难题。

  二、确定序列,系统训练

  严格按教材的写作要求,对全册教材的写作教学要点作全面的分析,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渐进性的原则,确定写作序列,化整体为局部,将写作基础理论分解为若干“点”,在训练时可以将这一个“点”的有关理论传授给学生,一一突破,“点点”相联,由点成面,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如高一着重训练要点:1、学习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点的确立与表述;3、学习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高二着重训练要点:4、学习论证的思路和结构5、学习喻证法、引申法6、学习辩证分析讲道理①用发展的观点讲道理②用联系的观点讲道理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讲道理7、议论文的语言训练8、关系型、材料型议论文、读后感写作等。

  训练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可从报刊杂志上选取短评类文章做写作例文,精心设计,取其符合训练内容要求的文章,教师在训练前向学生宣读并简析,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写作方法与结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并作为写作模仿的范例,例如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讲道理的能力,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时,先给学生读例文《假奶粉拷问真道德》、《中国教育不能拿“穷”做挡箭牌》、《忧患意识是一种民族精神》、《不畏谎言遮望眼》、《有些眼泪是有重量的》、《警惕一阵风》等,大家得到启发,写作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他们学会了从生活中找写作构思立意的灵感和发端,再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物和现象,由这些事例产生共鸣,引发深思感悟,进而用学到的方法去分析,去表达,写出了有思想深度的优秀议论文。

  三、认真评改,升格作文

  (一)认真评改,自我促进

  作文评改不可忽视,它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作文评改这一环节处理好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评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同时新课标也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改革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学生应该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评改的主体。因此在作文评改中,我们采取了“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为主,教师评改相结合”的评改方法。具体做法:

  1、教师抽样批改,即教师对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批改,作好记录,认真讲评。讲评时,教师把预先选好有共同问题的作文,边读、边评、边修改,使学生从中获得写作方法和修改文章的方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作文评改能力。

  2、学生自评,即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辅导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改。首先让学生明确评改的要求,然后在立意、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层次、遣词造句、标点符号、错别字等方面进行反复地推敲,放手让学生自主评改。

  3、学生互评,即采用同位之间相互批阅,小组相互交换批阅,异班相互批阅的方式,教师要讲清要求,规定好标准,让学生大胆进行批改实践。

  这种评改方法循序渐进,教师手把手教评,在学生学会评改方法后,教师只给必要的引导,由学生自主评改。这样做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写作,也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评改活动,学生对写作议论文的方法理解得更透彻,知道了议论文应该怎样写,自然就提高了写作议论文的水平。

  (二)升格作文,体会成功

  升格作文就是在对学生当前作文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力求让学生在不断的修改与升格之中,提升其写作水平。这样实地演练,效果明显,不失为一种可以长期坚持的、好的作文提升方法。

  在作文批改过程中,选取有鲜明亮点,但是同时因存在其它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导致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的作文,把这篇作文作为升格范例,在班上让学生共同讨论修改,使之升格成为优秀作文。

  例如:学生作文《合作双赢》片段

  升格前:

  合作双赢的处世之道比竞争更为高明。它可使合作双方携手奋进,共赴巅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两军携手合作,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使曹操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合作的精神是伟大的力量,能让合作双方走向双赢,”因此,合作双赢的处世之道比竞争更为高明。

  讨论剖析:论证“合作双赢的处世之道比竞争更为高明。”这一分论点时能用“赤壁之战”的例子很好。但由于是议论文,它的语言要求具有概括性和简洁性,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的,它不能像记叙文那样,以逼真形象地描绘取胜。而大家都熟悉的“赤壁之战”的材料,因此没有必要叙述引用过于详细,这样不仅论证目的不够明确,还使文章特征不鲜明。所以升格时,完全可以围绕论点以议代叙,紧扣关键词展开分析。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丰富论证。

  升格后:

  合作双赢的处世之道比竞争更为高明。它能使合作双方携手奋进,共赴巅峰,“赤壁之战”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正是因为当时处于劣势孙、刘两军,抛弃以前的种种恩怨和竞争,精诚合作,联手抗曹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可见,合作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能让合作双方走向双赢,但有时,人们往往偏爱于竞争,而忽略了合作,也许是竞争能激发人的斗志与激情的缘故,但却不知合作双赢会带来比竞争更为丰硕的成果。

  作文升格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提高自己作文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作文的升格过程,就好比艺术家对已经有一定雏形的作品进行雕琢,使其完善,尽可能成为艺术品乃至珍品的过程,学生在这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这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掌握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总之,高中三年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情绪由“厌”转为”盼”,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和观察分析的能力,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语文月刊》200312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3

  [3]《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史绍典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