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者】 马新玲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6团中学小学部


【正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以下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

  学生的语言贫乏,往往是写了涂,涂了写。针对这一情况,比较有效的作法是:第一是阅读和摘抄: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让学生尽可能多读一些有益书籍,把书籍中好的语句、语段做摘录,并经常诵读。这样不但丰富了语言材料,而且增加了生活见闻,开阔了视野,使学生知识更为广博。第二就是让学生多背书。文章背得越多,背得越熟,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手,写作水平也提高得越快。

  二、积累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

  1、关注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或亲身经历一些事。心中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这些均可成为习作的素材。如每周一次主题班会,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劳动课上的“小制作”,语文课上的“朗读比赛”等等。

  2、关注家庭生活。学生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所以教师也应引导学生留心,不失时机地撷取习作素材。如每年的除夕夜,做小厨师,接电话,电脑上网等。

  3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都乐意参与,它是学生积累素材最主要的渠道。如通过平时春游、秋游,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引发学生的奇思怪想。通过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激发学生对未来家乡建设的热情。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印象深刻,无形之中充实了学生习作素材。

  三、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乏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我经常是指导他们做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布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作文时,没有立即让学生动笔写,而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做了两个有趣的活动,一个是“拔河比赛”,一个是“反面人”游戏。拔河比赛时,学生们兴高采烈,群情振奋,他们的热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很专注地观察比赛的细节,为写作做准备。在“反面人”活动中,学生看到了平时被称作调皮鬼的同学蒙上做错动作时的尴尬情景,笑得前仰后合。在这异常欢快的气氛中我启发学生:你们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写作,大部分作文写得都很真实、生动、富有情趣。 

  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小学生喜欢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重视自己,注意自己。老师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让小学生能享受自己作文成功的快乐,那对培养、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尤显重要。

  1、开辟“作文园地”

  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作文园地”,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精彩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颖的选材、与众不同的写法、恰当的修辞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让这些写得成功的同学自己誊写出来,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成功心理、表现欲,使他们进入到自己作文“乐”的境界。

  2、搞好课堂效应

  让学生写好作文后,可在课中将一些优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当堂朗读,给好、中、差三类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无论是一点一滴都可读出来。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满足,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就都增加了对作文的喜爱。

  3、积极投稿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向校内、校外报刊杂志上投稿。如果一旦某个学生在某篇报纸上投稿成功,对其本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表现欲的满足,而对整个班甚至是整个学校来说,更是一种很大的促进。

  4、开展多种多样的作文比赛?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作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成功,及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如“看谁的作文开头最吸引人”,“谁的作文结尾最能给人以悬念”,“谁的过渡句用得好”,“谁想象得最合理、最丰富”,“谁的描写最精彩”……这些比赛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接受,能不断激发学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5、批改中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其闪光点,指出其“不同凡响”之处,更能起到鼓励引导的作用。例如:班中有位学生写《记一次劳动》,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学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干得热火朝天,任务提前完成。但文章内容“言之无物”。对这样的文章如果让他重写,那就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的写作兴趣丧失殆尽。于是,我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长处:语句通顺,选材较好,中心明确,同时又指出他的不足,并启发他努力回想一下当时劳动的情景:大家是怎样干的?劳动最好的同学是谁?他是怎样干的?再告诉他文章应该怎样言之有物,祥略得当,重点突出。结果这位同学没过多久就写出了一篇好文章。从此,写作成了这位同学的一大兴趣。

  总之,只要时时留心,处处注意,心中有“兴趣”,随处都有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机会。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喜欢写了,爱写了,写得有真情实感了,写作质量自然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