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新体会

【作者】 孙金芹

【机构】 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


【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已由“教的主体”变为“学的主体”以求“教是为了达不教”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原来站在课堂边缘地带的学生要站在课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课堂,真正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数学课堂当然也不例外。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下面我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最实在的内动力,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乐学之下无负担”。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教会学生知识,还非常注重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一)教育他们课前一定要认真预习,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熟悉课本内容并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做标记”,在不懂的地方打上标记,同时联系学过的内容进行反复思考。

  (二)教学生会听课、听好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多数学生在上课时听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那么,怎样听好课呢?第一、在听课过程中必须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记重点。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课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和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答。

  (三)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之处,多想多问。

  (四)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把平时在学案或试卷中做错的题详细的写下来,分析做错的原因,写正确的解题过程,争取做到:下次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师生换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以前很多时候的教学中,会出现“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新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于是我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

  比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我不是直接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活动猜想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这种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真正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训练学生思维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一道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法,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例如:将进价为40/个的商品按50/个出售时,就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售量就减少10个。问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售价应定为多少? 

  先帮助学生理顺各个数量关系,明确“总利润=单件利润×数量”。

  解法一直接设解法。

  设每个商品的售价为x元,则:[500-10x-50]x-40=8000。解得x1=60,x2=80。因为要获取同等利润售价高时进商品个数就少,用的成本就少,故商家为了用最少成本仍获利为8000元,售价应定为80元。

  解法二间接设解法。

  设售价提高x元,则:(500-10x)50+x-40=8000 解得x1=10, x2=30所以售价定为50+10=60或者50+30=80,结论同上。

  (二)一道题目还可以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例如,已知点P(2M+1M-2)x轴上,求M的值及该点坐标?变式练习:如果条件改变成点Py轴上,结果又会怎样呢?

  这样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学为思。但是,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多给学生时间,多鼓励,多表扬。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有很多优势,比如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填空题、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和电子白板来完成。不仅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而且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等,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特别直观形象,有效的引导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自制课件,如讲授图形的旋转、中心对称,弧长和扇形面积都可以用直观图来演示。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了化难为易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这样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就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