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究
【作者】 任景琳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学
【摘要】本文以信息论为基础,借助系统论的观点,探索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途径。文章从优化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五方面展开论述。【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它承担着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功能。初中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引导到运用英语的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模拟交流到真实交流,从而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课堂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必须有教学目标,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针”,也是起点和归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确定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共五个方面。因此,在实施英语教学时,应以这五个方面为基础,努力做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并整体优化。教师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英语学科的总目标出发,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知识点,技能训练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周密地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实际情况确定目标,从而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迅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应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引导下,优化“两结构”,实现“四要度”。
优化“两结构”是指:
1、 优化时间结构
如何分配各教学环节的时间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优化时间结构,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摆正课堂教学中各个角色的位置。我们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摆正教和学、教师和学生、讲解和练习、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还应该使时间安排尽量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当然时间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常量,它应该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要求做出安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情况进行分配;根据教学的环境,教学重点、难点作出相应的调整。
2、 优化训练结构
训练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促进学生吸收新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优化训练结构,我们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练”的能力。英语教师不仅要考虑讲的内容,还要考虑到练的内容和方式,在设计训练上下功夫。其次,教学时要抓住训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上。再次,要精心设计训练计划,周密安排训练步骤,将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融于一体,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实现“四要度”是指:
1、 复习铺垫要有“高效度”
“温故而知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在教授新知识之前,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大有益处。但复习的内容不宜太多,时间不可太长,要精选那些与所学新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点作为复习内容,做到短时高效,平中见奇,快速反馈,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接触新知识的状态中去。
2、 导入新课要有“强力度”
新课的导入要得法,应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3、 传授知识要有“参与度”
传授新知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完全融入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去。通过口、脑、手并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
4、 巩固练习要有“多角度”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练习应注重“质”与“量”。作业量应适宜,作业应该切中教学重点,给学生以精要,深刻的印象,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我们还应将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加以引伸和拓展,从而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 优化教学方法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扮演者“导演”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能促进学生的“学”。因此,教师的“教”应该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1、 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
诱导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使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玩中学,使之变“苦学”为“乐学”。
2、 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
引导,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真知”,形成自己的“血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学”为“活学”。
3、 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下转第72页)
(上接第73页)
指导,即学法的指导和认识策略的指导两方面。学法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策略的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技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四、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任务、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共同构成的运动过程。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知识是由信息传化而来的。因此,英语教学过程说到底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教学信息的传播离开不了教学手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学手段,吸收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并使之优化组合,这样可以使教学信息传播迅速,反馈及时,师生互动积极,配合默契,从而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止问题动态化。
五、优化教学环境
“环境造就人”。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教学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环境不仅包括教学手段,设备技术等硬环境,还包括语言环境,人际环境等软环境。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教学软环境的优化要求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条理性,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至始至终以一颗关爱之心去对待学生。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做到将“严”与“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当然英语课堂教学每个环节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在研究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各种方法时,还应该考虑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以便达到每个教学环节的最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彭晓凤,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研究[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