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者】 安建法

【机构】 河北省赵县第四中学

【摘要】新课改的教学精神不仅更加突出人性化的教学理念,而且在全面开发学生的综合潜力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很多初中政治教师虽然学习了新课改的精神,却未将其真正的应用于教学工作中。所以,我们呼吁广大的初中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脚踏实地的用新课改的精神去审视自身的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初中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政治;有效教学;主体性发挥;提升素养
【正文】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帮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使他们能够以轻松、自由、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笔者将在本文中谈一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做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同仁投入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

  一、改变传统的思想,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现在大多数教师都知道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习惯了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走,如果没跟上或者走偏了,教师就断定这位学生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开小差等,这样,学生上课就缺少了主动性,没有自觉,没有创造,只能像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违背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真正树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民主的课堂,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民主的课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学习如何转变自身的角色,审视自身的教学身份。 

  ㈠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适当地在课堂引入一些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学间有了合作交流的机会,还可以使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比如,在九年级政治课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展开一个辩论赛,论证题目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哪个更重要些”。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认为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认为以德治国更重要。为了自己一方的胜出,学生必定会事先准备充足,竭尽全力搜集材料。有的学生上网查,有的学生去图书馆查,还有的学生能够根据八年级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去跟这次的辩论内容比较。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不仅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 

  ㈡通过划分小组、同学间合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教学生,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还要要求学生学会合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团结协作的机会,还要让学生有自主合作的能力。 

  比如,在讲到环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我国环境的现状,然后划分小组,让他们合作去调查当地是什么环境,有没有污染。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调查采样、搜集资料等总结出环境的特点。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让每个小组写出一篇关于环境的小论文,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交流,在第二次上课时演讲各组的文章。这样,便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翁。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爱上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化被动为主动。 

  ㈠让学生学会如何看书 

  我搜集了近几年来的中考政治题以及题库中的热点试题,并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教会学生看书是十分重要的。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就是根,只有看懂课本,“吃透”课本,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把握书中的重要内容,把复杂难懂的问题搞清楚,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就真的做到了“会的不难”这种层次了。学生在看课本内容时,先要从大体上明白讲的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在脑海中创建出基本框架,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出内容的关键,并有效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

  ㈡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着学生学习,是引导者。那么该如何引导呢?就是让教会学生提问。比如,很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看完材料与问题后,无从下手,这也是平时缺乏这方面锻炼的表现。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善于问为什么,学会问问题。不仅仅是看课本的时候,还有看报纸,看阅读的时候,学生都可以训练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㈢让学生学会如何答题 

  政治的考试题型种类繁多,以下列几样为主: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分析题等,大多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也有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还有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提出问题,在这里,学生则需要学会在题干中提取答案。 

  综上所述,政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进行角色转变,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呼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仁德海.初中政治课创新教学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408.

  [2]马云.用新课改的精神审视初中政治教学方法[J].中国教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