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作文教学可以从造句、看图说话教学开始

【作者】 覃平令

【机构】 贵州省三都县三合镇苗龙小学


【正文】

      小学作文教学是教师语文教学较难的部分,历来令教师、学生头痛。教师难以指导、启发,学生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以往的教学是把小学作文教学归为三年级以后的教学,这种无意识推卸责任的做法是造成上述小学作文难教难写的原因之一。固然,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它立从一年级生字教学人手,因为一年级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正处于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其间,儿童的求知欲强,语古形象记忆特别强烈。他们既能把一个故事完整不漏地描绘,又能丧演得维妙维肖,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所以,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识字、造句、阅读开始。

  -、口语训练是作文的基础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人认为,应试教育考试是局面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不考。岂不知言语活动依赖于谁?言语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如此下去,势必会造成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低下,影响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口语训练是作文训练的第一步,口语训练尤为重要,广大教师要给予重视。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也是如此,要结合生字教学,从组词开始。也就说要从基础抓起。教学生字,在学生对生字音形义弄清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该字口头组词,再用该词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教学“幸”字,学生组词有:幸福、幸运、幸好、幸亏……此时引导学生用这些词口头说一句完整的话,有的说“我真幸福”,有的说“今天幸亏有你,不然就迟到了”。练习说话的时候,应点拨引导学生消除消极的学习心理定势。比如,学生用“黄河”一词来说话,“我爱黄河”“我们大家都爱美丽的黄河”。此时,教师应点拨学生将“黄河”换一个位置,换一种说法。如“黄河母亲”“黄河,我爱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句子,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为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打下基础。

  二、丰富说话素材,开辟第二课堂

  一、二年级的课文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展开想象,扮演角色用自己的动作,语言将图画用故事表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看图说话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入门课,只有在这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科学的训练和与途径。才能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培养和切实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学,那稳定、单调的课堂容易使学生对教学产生了疲劳、厌倦,所以教学时要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生活,训练他们的说话能力对作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了《春风吹》后,我把学生带到学校花园旁,在那里,学生开阔了眼界。说话课上,学生各抒己见,描绘出自己眼中美丽的春天。并且在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要引导学生说出观察到的事物,比如,人物、他们在干什么,说些什么,有没有对话,能不能把看到的内容根据意思编成一个故事。以此来训练说话,效果也不错。

  三、重视书面表达,激发写作热情

  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识字少,所以我们对书面表达不能作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把话说明白,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就可以了。一段话哪怕只有两三句话也行,不能写的字也可以用拼音来顶替。学生说出好句子后,教师要在说话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入书面表达的旅途。当然,学生极有可能从无下手,不知写什么才好,教师应鼓励他们写自己所爱所恨、所悲所喜,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对于他们写的作文,教师要认真阅读,寄予合情合理的评价。这样,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我在这方面,采用赏识的原则,尤其是优先后进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成功的体验,用成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所以说小学作文要注意从说话、造句、阅读开始,训练好他们的口头、说话能力后,分散难点,作文就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了。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为写好作文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