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顺利导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 刘风英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前楼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全面系统地做好课堂教育教学的导入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特对于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和程序做一系列的探究和探讨,本文从导入方法和作用入手,全面阐明了初中数学导入方法及作用的重要意义,以便于达到课堂教学导入的最优方法和形式,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关键词】课堂教学;直接导入;实践;温故知新;史话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这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对于一节数学课来说,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开好每一节数学课的头,从而顺利地导入数学课堂教学、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呢?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运用以下几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是导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捷径
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特别适用于知识比较简单易学或知识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数学课,老师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点明课题,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或者直接出示例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并且很快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实践导入法是导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标准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实践和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或推翻另一个解释。”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印象会更深,掌握知识会更牢。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往大脑输送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对相应的数学理论的认知和掌握。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可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在实践中总结出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这种导入新课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克服懒惰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温故知新导入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温故知新导入就是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温故而知新,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例如:在复习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导入反比例函数,对复习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导入二次函数,都属于温故知新导入类型。
四、史话导入法是导入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以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教学情境。又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用中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被这种有趣的问题吸引,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不但能诱发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还能增长知识,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情境导入法是导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
例如预备数学“等可能事件”一课,基于预备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本课由上海中心气象台今日天气预报:“明天降雨的概率为80%…”。明天会下雨吗?这一问题创设情境,然后从多个生活实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事件,从而引出新课内容。这样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知,符合探求知识的规律,这样安排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问题的产生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同时也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趣味导入法是导入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导入可以迅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使学生带者好奇心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例如:数学史上的趣人、趣事、有趣的数学问题等。都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介绍笛卡儿创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学生就会兴致勃勃的去学习。在教学“实数”时,介绍数学史上希伯斯发现无理数被同伴投入大海的故事,既激起了学生探索无理数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到追求科学真理,改变人们惯性思维的艰难,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总之,导入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方法多样,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导入课堂阶段成为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一环。为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