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作者】 牟 伟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星光实验学校

【摘要】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改进教学艺术,研究课程模式,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体验中感受乐趣和成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情感和实践能力。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中学历史;体验式教学;感悟
【正文】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悟,体现以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体验来加深感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性情,这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即教师创设包含感情色彩的氛围或场景,达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历史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作为学习方式,历史体验式学习是深化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体验学习就是引导学生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话,去体验、感悟历史的真谛,就是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悟历史,使个体心灵从中体验到历史学习本身的乐趣。因此体验式教学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一旦学生参与体验,便可以在体验中加深理解并快速养成在体验中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主体性特点。只有学生充分利用脑、眼、耳、嘴、手、心,才能在思考中体验知识,操作中强化理解并体验情感,通过亲自经历认可并内化知识。(2)会意性特点。体验具有不可言传性,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隐性知识需要学生在体验中感悟。(3)差异性特点。受学生认知水平、经历、性格、兴趣、特长等影响,学生对完全相同的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不仅角度不同、广度不同,而且深度也不同。(4)开放性特点。受差异性特点的影响,体验式教学必须具备开放性,允许不同声音存在,并鼓励学生抒发不同见解,以民主、宽松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深入体验。(5)实践性特点。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只有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的途径

  体验式教学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联系生活三个途径来开展。第一,只有创设情境才能够让学生去体验。情境便是教学的桥梁,教师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体验式教学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制订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创设实物演示、故事、小品等直观情境激起学生的直观情感,也可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创设竞争情境诱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更可以创设动手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深入的体验。第二,协作学习是体验式教学的必要途径,通过学生的自我协调和学生间的相互协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培养其合作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式学习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自我矫正,以积极、愉快的状态参与合作,通过任务定向、时间定量、骨干定位的方法避免合作活动出现失控现象。第三,联系生活既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又是教学的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紧扣生活,以回归生活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还要让学生走向课外,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学习。

  (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

  1、情境体验法,情境体验学习法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某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内容及特点,运用各种手段精心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积极的自我体验与自主探究,在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探究问题的方法,同时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教师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学习:通过诗歌、小品、故事、漫画、案例、影视视频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以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的角色模拟,以当时的眼光看待当时的事物;或把历史学习与今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比,看出历史发展的脉络或局限,以现行历史教材为基本体验探究内容。有了科学创设的情境,学习者才能以“局内人”的眼光来感受历史。针对教学内容与现代差距过大的问题,可以采用体验角色的方法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扮演历史人物。例如讲解“戊戌变法”时,可以让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扮演光绪皇帝、梁启超等人物,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历史探究体验法,所谓历史探究体验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只要提出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讨论总会热烈的。如:讲解“成吉思汗西征”时,让学生进行评析,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组织学生分组辩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评析、辩论过程中深化理解并且互相学习,同时能更客观、全面的看待历史。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学生抒发个人见解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包容错误并将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社会实践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学习法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较深入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感悟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积累,使学生文化积淀日益深厚,从而获得情感的升华和意义的生成。社会实践体验学习法主要有社会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访问两种。针对中学生无法进行广泛的实地考察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史料分析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借助历史古迹让学生思考兴衰更替的规律和做人的道路。例如讲解北宋的经济内容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清明上河图》等让学生扮演旅行者或导游,想象自己去参观古城,并将自己的见闻和感想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历史知识并不仅单靠历史教师的讲解所能认知的。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探索,只有在体验中感受历史事件、背景、过程,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形成对历史知识全面丰富的认识。历史体验式学习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让学生走进历史情景,走进历史人物,溶入历史事件,以主体的情感体味历史的原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中、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胡小英. 高中历史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8年 第6

  [3]杨红梅.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的“体验式学习”《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0年 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