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孩子的心灵伴随语言飞扬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 郭惠东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湖小学


【正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发展能力。”口语交际,这过去甚至现在仍经常被忽视的教学部分,为什么老师会疏于对它的重视,我想并不是老师们不重视,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讲的重要意义,同行们在教学中也教学这部分,只苦于对口语交际课如何上,或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交际的本领而困惑,所以实施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到交际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交际,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心智,有灵性,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内容,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在新语文课程标准启示下,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

  如在教学《我们的画》时,我先自己在讲台上拿出一张自己画的画,让他们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这时候,我提出让学生上台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同学们兴趣盎然,争着在同学面前表演,起劲地介绍。还记得教学《坐井观天》这课,我扮演青蛙,同学们扮演小鸟,我入情地朗读,读活了这个故事,生动的表演,演活了故事,最后让同学们想象,跳出井口的“我”高兴吗?同学们从我的动作想象“我”看到了美丽的景象,从我的表情想象“我”说了:“天真的无边无际呀!小鸟说得对,我真应该早出来看看,现在我知道了,我高兴极了!”由于我的表演,让孩子更想说了,说的面也更广了。

  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的题目多种多样,学生所需创设的情境也各不相同。而我在语文口语交际课上也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不同的情境,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开拓渠道,丰富交际内容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环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却不能只注意学生个体意义上的课文效果,还应注意师生之间口语交流对发展学生语言的作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我打算这样布置房间》,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谈谈目前自己的房间布置,谈时要注意一定的方位顺序并用上一些生动的词语,学生介绍时我则适时地给予指导,让学生顺利地完成此次说话任务。接着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接触到的房间布置,可以是电视中见到的,可以是亲戚家中的,可以是好朋友的……说说如果你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你会如何布置?最后让学生分组交流,并画下自己的房间布置图。这次的教学活动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开拓了口语交际的渠道,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精心创设挑性的交际情境,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把课堂设在生活中,或者把生活引进课堂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面对高年级学生,具有挑战性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更能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于永正老师上的口语交际课《认识蔬菜水果、招待客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上课,于老师就提着一篮子蔬菜、水果急匆匆地走进教室,然后告诉学生:因为家里来了客人,中午忙着去买东西招待客人了。谁知道一进学校,上课铃就响了,只好把东西带到教室里来了……由此引出让学生上台来介绍水果,给水果分类,模拟用蔬菜水果招待客人……生活中,这样招待客人的情景我们经常会碰到,课堂上教师调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回忆当时在情境中是怎样做,怎样说的,如实地在课堂上呈现,这样的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我们主张调集学生已有的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回忆当时自己在情境中的表现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材料让学生之间形成较为广泛的互动。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把握教学契机然后通过师生评点、教师引导的方式把一些口语交际的方法和要求传授给学生。这种基于学生原有认识基础、能力基础的教学更有效更容易转化为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按照小学生的特点,转变观念,改进策略,点燃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教会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技能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让口语交际真正融进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