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
【作者】 苟周玲
【机构】 新疆叶城县育才小学
【摘要】审视我们的课堂,不少教师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穿新鞋走老路,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充斥课堂,直接导致了课堂低效或无效,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践行新课标,使课堂教学迈向高效,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多实践、多反思,相信理想中的高效课堂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关键词】和谐;课堂氛围;高效课堂;预学导航
追求课堂高效是我们每个老师的梦想,可是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梦想一直难以实现,许多致力于教育研究的同行们都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终于使得高效课堂的打造不再是梦,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李炳亭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令人尊敬的智者,最近我仔细研读了他的《高效课堂22条》,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使得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我还将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书中对高效课堂的要求做了详细的对照,做了一些实践和尝试。
一、多种渠道,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课堂氛围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和活动效率。我们知道,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制造者,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一)言传身教 赏识学生
用自身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尊重爱护每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是课堂的主人,在课上不胆怯,敢想敢做敢说。每个学生都有要好心,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赏识,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使得他们毫无顾忌,信心满满地参与学习。
(二)引导探究 激发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决定了其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就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之中,数学问题置于情境之中,数学学习寓于活动之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枯燥的数学知识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引领学生探究数学蕴含的奥秘,领略数学无穷的魅力,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数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变浓了,参与热情自然就高涨了。
二、运用模式,开展高效实践
在大力推进高效课堂之际,我校推出了“预学导航”模式,此模式的推广旨在冲破传统教学藩篱,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开始运用模式时我还不适应,甚至表示怀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思后,开始认同和适应了,我还在运用模式时融进了自己的思考,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课前预习、独立尝试”。纵观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理论实践的探究中,不乏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大多有着共同的成功因素值得我们借鉴:极其重视学生学习新知识前的准备工作,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他们有的是课堂上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启发、诱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的通过教师准备具体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尝试任务,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有的是在课堂上新课伊始完成导学任务;有的干脆把导学放到课前去完成,将预习环节纳入教学流程。总之,改变传统的学生只带着耳朵来听课,而是需要带着问题、带着思想、带着对新学知识的或深或浅的理解来听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问题是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层次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我从指导学生预习入手,要求学生预习新课要做出标注,用彩笔画出重要的定义、概念、公式等,区分哪些是自己能理解的,哪些是自己还不懂的就作为问题记录下来,有的重要内容可在课前加强记忆,以便课上理解和运用。预习时还要思考: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哪些新的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什么?学了这个新知识可以解决哪些新的问题、它和哪部分的知识容易混淆?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等等。我每天坚持检查预习情况,并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在教学过程中相机释疑,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表现欲,当他提出的问题被老师放在课堂上全班共同探究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有这种感觉的次数越多,质疑问难的习惯就越容易养成。我还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效,灵活选择教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多媒体课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丰富的视听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象、三维动画使得教学内容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教学观摩,课件使用泛滥,使得传统教学媒体中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冷落一边,该让学生自学的不让学生自学,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不让学生操作,该板书的重点内容无板书等等。我们知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教学媒体的使用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选择,不同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运用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进行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向学生呈现新知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
总之,高效课堂实践我也是刚刚起步。只要我们能摈弃传统教学中的糟粕,取其精华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我们心目中理想的高效课堂,就会使数学课堂距“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卢家楣 《情感教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
[2]崔允漷 《有效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3]李炳亭 《高效课堂22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