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采撷“错误”之花 成就有效课堂

【作者】 高崇明

【机构】 贵州省罗甸县新民小学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教师要关注和分析学生错误的成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耐心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让学生的学习错误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活力课堂
【正文】

      课堂中的错误资源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想法,更能反应课堂中所隐藏的问题,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每天都会有学生出错。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抓住错误资源,加以巧妙地利用和引导,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所学知识。

  在我执教的“图形的周长”一课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精彩,课堂内容也因为纠错而更丰满。

  一、善于捕捉,适时纠错 

  “捕捉”需要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对会倾听的耳朵。“适时”需要老师懂得抓住时机恰当指导。例如,在学习测量物体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准备了数学书、水杯、一角硬币,同时告诉学生老师给大家分别准备了直尺、卷尺、线绳,请你测量出数学书表面、水杯底面、硬币表面的周长。学生们按小组进行测量,在汇报结果时,问题出现了。一名学生测量数学书表面的周长是87厘米,一名学生测量的是27厘米。我马上问:“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这两名学生说是用卷尺,这时旁边一位班里最调皮的学生说:“你没看卷尺一面是‘市尺’。”找到了错误的原因,老师针对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纠正错误的心理,从而让学生理解并改正错误。紧接着我又问那个调皮的学生:“你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他说是用直尺,因为用卷尺量围成圈就不准了。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刚才在测量时我注意到这孩子是用直尺测量数学书表面的,他刚才在课堂上的“插话”反而给了我纠错的时机,老师有效地提问,会引来其他同学的观察、思考,这种通过提问、回答的纠错方式,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解决了卷尺正反面刻度及灵活使用测量工具的知识点。“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老师应该用新的策略积极去应对,换一种思路、换一种角度,从容地处理每个环节。充分展示学生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使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转变成精彩的“催化剂。” 

  二、善于捕捉,适度纠错 

  “适度”是指在学生出错时,抓住关键,不包办代替。老师不要完全地告诉和给予,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在学生认识了图形表面一周的长度是图形的周长后,我让学生描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在学生迅速完成后,我发现有学生将里圈也描上了。这时我并没有马上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创设了:“花坛里的小昆虫也听到我们的讲课,纷纷自夸自己学会了,一片树叶听到了,说它来当裁判找找周长吧。”通过一段动画后,让学生评一评哪只小昆虫学会了.学生们立即发现第三只小昆虫走了树叶表面的一周,也就是树叶的周长。这时我让学生看看自己描的周长,发现问题了吗?出错的学生马上意识到里圈是不能描的。这一事例告诉我当课堂上捕捉到学生的错误时,如果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或许能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但如果教师能理解、宽容、接纳学生的错误,用指点迷津的睿智去化解、点拨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给学生一定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思考,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理,在实践中改错,就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三、善于捕捉,适当纠错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眼神都能对学生起到指导的作用。学生的发展各有不同,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适当”的方式去善待学生的错误,根据学生的特点、性格,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纠错。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

  “图形的周长”的教学时有一个环节让学生量杯子底面的周长,在全班交流时,一名学生说他的杯子底面的周长是6厘米,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原本“行云流水”的课堂,一下被他的答案打乱了。这名学生被全班的举动弄得很不好意思,我面带微笑走到他身边说:“大家安静地看他是怎样测量的.”这孩子把杯子压在直尺上,一端与0刻度重合,一端在6上。这时我并没有马上指出他的错误,而是一手放在他的肩上,一手拿起了杯子底面向同学们说:“车××,量出了杯子底面的直径,这种测量能求出底面的周长,要到六年级才学,今天我们主要是想办法用手中的工具来测量,你先给大家指一指底面的周长在哪里。”这样一问学生意识到周长是底面一周的长度,要用卷尺测量,这时又有声音说用线绳先绕杯子一周,再用直尺测量。课后我反思自己,在这名学生出错后,我庆幸自己没有严加斥责:“你刚才为什么没有好好听?”而是先肯定了学生测量的是直径(虽然学生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直径),再顺势指导,用“适当”的方法去善待孩子的错误,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学生的错误不是一种消极的因素,而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因素。只要教师正确利用这一因素,采取恰当的态度和方法对待错误,最后就能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掌握好数学。同时老师要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孩子的学习氛围,满腔热情地听取孩子们的不同意见或错误,善待他们的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想法,采用有意识地灵活处理、巧妙引导,将“意外”转化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就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