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校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作者】 李康平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四小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
一、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乐于习作
有兴趣,学生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表达真情实感。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够提起习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但我校地处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许多学生受到学校、家庭、社会诸方面教育不同程度的形响,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到家,家到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没有体验生活的机会。面对现实,学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师生—同携手赏雪、旅游、踏青、郊游,体验生活、交流感受,抽时间领学生到商场、超市这些司空见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而有存在的现象,如商场的布局、结构设计,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老师并随意的跟学生交流意见,使他们的探索兴趣空前高涨,让学生打开话匣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收获会有所不同,会有差异,但经多次的生活体验,值得我们肯定的是学生会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搜集信息,有了各自不同的感受与体验。习作不再是栏路“虎”,不再谈“虎”色变,皱紧眉头,咬破笔头的现象也会逐渐少。语文实践、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自我实现”。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提供学习的手段,使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语言训练,提高思维水平——让学生善于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清楚,作文指导主要的功夫在习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指导练习的过程中。阅读淳重理解地吸收,作文注重有感而发,作为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阅读。教学工篇课文不仅是在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在为习作积累语言,锻炼思维、学习表达方法。
1、重整体感悟
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年龄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熟读感悟、熟读精思,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进人作者所描写的情境,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情感和谐统一,让学生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同时让学生将读书视为工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需求,继而帮助学生养成不断书、终身读书的习惯。
2、重学科交叉
大部分语文教师的实践证明:语文课上融人游戏、音乐、舞蹈、绘画、实验等学科的内容时,学生就会自我放松、而又能集中精力地出色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例如:配上音乐,让学生当堂表现小鸟、蝴蝶飞翔,小兔的活蹋乱跳、金鱼在水中畅游等,如文中有人物肖像描写或写景的诗句等,可以让学生用画笔画出优美的图画,也可以通过实验感受课文内容,总之,只要语文课上充满情趣,课后学生还会感到回味无穷,这无疑会大大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3、重语言积累
认知心理学指出:3——12岁是记忆最佳期。可见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散文、名言精句、好词、好句、好段,将对学生产生何等重要的意义。学生会在大量阅读中丰富知识,学习做人、懂得道理、学会表达。以量的积累保证质的飞跃。我们语文教师要恰当地安排时间,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内外文章,要求学生按自己的不同理解做读书记录,摘抄名言精句或整段整篇的优秀文章,进行强化语言积累,丰富语言内存,提高思维的广阔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建议三至六年级各班在教室内张贴学生摘抄的优秀作文或片段,每周换一次,并将换下的作文装订成班级优秀作文选集,二年级各班在教室内张贴学生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每周换一次,并将换下的好词、好句、好段装订成班级优秀好词好句好段选集,共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情趣,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4、重迁移运用
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在阅读后写感受,在写感受时练写作的习作训练。如学习一篇课文或阅读了一篇文章、报道、新闻等,让学生进行缩写、扩写、续写,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在读中悟、在写中练,语文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三、淡化习作技巧,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勤于习作
由于注重习作技巧,过分强调习作内容的严谨性,会抑制学生的习作兴趣,所以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化了习作技巧的训练,强调了良好习惯的培养。
1、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名言精句,写读后感受,获取更加丰富的一手材料,让学生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尤其是自选篇目,应要求学生认真摘录优秀篇段,对学生进行强化语文积累、丰富语言内存更有成效。如学生在摘抄自己认为优秀的篇段时,老师要求学生要做到集中精力,字迹工整,无错抄漏抄现象。
2、养成修改的习惯
语文教师应采取先让学生本人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习作,再经老师修改,加注评语后返还给习作者本人,最后由习作者本人继续修改后上交老师批阅的方式进行习作训练。这样,作文修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会拓展学生思路,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并让学生享受习作修改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最后实现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求得道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