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的哲学思想

【作者】 冯 新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倡引导学生对作品多元解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鲁迅先生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更是一位思想家。我们在品读他的作品时不应该仅局限于品味他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更应该透过作品语言创造性地挖掘他作品中丰富的哲学内涵,本文通过现象与本质和马克思哲学的否定观等哲学观点来解读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拿来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哲学内涵;现象与本质;马克思主义否定观
【正文】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对我国现代文学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我国进步革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如匕首般犀利的语言,幽默的风格,高超的写作技巧。但我们在品读他的作品时不应该仅局限于品味他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更应该透过作品犀利的语言,深刻地挖掘他作品中丰富的哲学内涵,本文笔者想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为例,谈谈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哲学思维。

  一、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首先,《拿来主义》一文以送去主义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媚外求宠的本质。送去的是古董、古画、新画和活人梅兰芳博士,这种送去没有任何平等互利的实际意义,只是博取洋人的欢心。“能够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只能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就深刻地揭露了送去主义只会送给洋人,没有取得任何回报,只会耗尽我国丰富资源的实质。

  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统治者对外国列强的恐惧变成了一味的崇洋媚外,最终变成了送去主义的结果。对反动政府出卖祖国山河的主要罪行,鲁迅先生只用“别的且不说罢”一句含蓄地揭露国民政府罪行之深。接着集中力量批判文化领域的“送去主义”,通过送古董、古画、新画和活人梅兰芳博士等种种现象,揭露其所谓“国粹”、“发扬光大”的本质是博取洋人的欢心,又表现出国民政府的夜郎自大,没有考虑自身的发展而一味地强调送去主义,长此以往,再丰富的资源也有送完的时候,中国再地大物博也会国力衰竭,最终彻底沦为殖民地,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彻底揭穿了送去主义的本质和危害。

  其次,以送来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文化侵略的本质。被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和日本印有“完全国货”的各种东西。这些东西要么是通过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来牟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要么是对中国文化的侵略。所以连清醒的中国年轻人也一味地对洋货产生恐惧,由此看来送来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帝国主义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经济文化入侵,大量牟取经济利益,削弱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实现其对中国的长期殖民统治。

  帝国主义送来的不是什么好东西,说得冠冕堂皇些是“送来”,实际上帝国主义不是大慈善家,他们以主子自居,对中国发号施令,对中国进行大肆殖民掠夺,“送来”的是“残羹冷炙”,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鲁迅说:“不想举出实例”,意思有两层:一是无须指出,因为此类事例比比皆是。二是不能指出,因为国民党反动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所以这实际上是对国民政府卖国求荣政策含蓄而尖锐的批判,彻底揭露送来主义的本质和危害。

  二、具有科学而又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否定观

  马克思主义否定观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的统一,是扬弃。用它来指导我们对待历史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既继承又批判,既吸收借鉴又克服抛弃,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取之精华,去之糟粕。《拿来主义》一文在分析了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的实质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它既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也旗帜鲜明地表达对外国文化和历史文化应有的态度,体现了鲁迅先生科学又深刻的辩证观,蕴涵了丰富的哲学寓意。

  首先,在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列举出种种错误的表现并加以批判,“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从鲁迅先生的这段比喻,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不敢走进大宅子的孱头还是将之一把火烧光的昏蛋,他们都把历史文化和外来文化看成是洪水猛兽,是典型历史虚无主义或盲目排外。这种无情的讽刺和批判达到极佳的写作效果,从哲学上启示人们决不能犯否定一切的错误。另一方面,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人,当然是指那些对历史文化或外国文化缺乏了解、甄别的人,他们不分好坏,更加不懂得这类东西对人体是毒害深重的,就是鸦片也大口吸下!这样的人必然会最终成为废物。对于那些对历史文化或国外文化不管好坏,有用无用全盘接收的废物,鲁迅先生给予了无情的批判与讽刺。因此鲁迅用对待大宅子的不同态度,启示我们对待历史文化或国外文化既不能持否定一切的态度,也不能持肯定一切的态度。充分体现鲁迅先生作品的高超的语言艺术和丰富的哲学内涵。

  其次,既然在对待历史文化和国外文化中存在种种错误倾向,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文中很有力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告诉我们,要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认真观察、仔细辨别,有所吸收,有所抛弃。“他占有、挑选,看到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青菜一样吃掉”,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中外优秀文化时要重视、保护、吸收、消化,使之发扬光大,因为它们都还有养料。“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以供治病之用……”这告诉我们即使象鸦片这样害人的毒品,也不必全部销毁,毕竟其还有药用价值。对待烟枪、烟灯和姨太太等这些现实中存在的消极、腐朽的东西,我们也要辩证处理,也就是说对待中外文化中不合理的,过时的、反动的、不科学的东西要否定、抛弃。“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这在告诉我们怎样去拿的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中外历史文化遗产,在这一问题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对糟粕的东西坚决抵制、抛弃,对精华的东西要保留、吸收、消化,使之发扬光大。

  《拿来主义》一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思想,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继承和借鉴才是建设民族新文化必不可少的条件。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方法,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依然折射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光辉。

  总之,鲁迅先生的作品,其高超的写作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其对现实的批判揭露令人震撼、富有感染力,但其丰富的哲学内涵同样令读者开启心智,思维发散,甚至让读者有智者无敌的感叹!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对作品多元解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再次品读《拿来主义》一文,不断从中汲取其精华,你会越来越觉得思路开阔,回味无穷,真正成为新人。

  参考文献:

  [1]孙峰.创新教育与道德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2]韩慧贤.形似神异的“高效”语文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11))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月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