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论一堂好政治课的标准 ——听《文化与社会》复习有感

【作者】 谢道义 陈岩红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

      何为一堂好课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一堂好课,深入人心,沁人心脾,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心情上的舒畅;学知识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可谓,精神上得到升华,知识上得以长进,情感上受到教育。如何判别一堂政治课是好课呢?我听了《文化与社会》的复习课后且谈几条:

  1、导入材料的选择不能突兀,要典型、切合主旨内容,具有目的性和指导性。导入材料不但要新颖,引人入胜,更主要地是导入材料的选择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大,与所讲内容有很好的衔接,以便于课堂活动的开展,可得顺利进行。例如主讲人在进行文化与社会的复习时采用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时政材料,材料设问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与本课内容不相干,或者想的突兀。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就文化的形式、实质、力量、文化创作等方面做了阐述,表明了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非常切合主旨,又便于各项内容的开展;也有利于采用一例到底,全面讲述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2、知识点的复习和落实,要注重准确扎实。不能为了复习而复习,单纯知识点的罗列,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间的体系和网络。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又相互交融,从而使整个社会和每个人联系在一起,纵横交错,不可分割。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正能量将汇集成整个社会的正能量,正如闫肃老先生的“风花雪月”,最终惠及整个社会。

  3、知识点的辨析与理解,不能只局限于讲解区分,用教师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知识点的辨析与理解要深入到生活中,深入到学生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案例、故事形象地生动地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样的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能用歪曲历史的方法表现民族之恨当成优秀而加以推行,例如,一些抗日神剧,不仅不能传承精神,而有可能摧毁精神,是民族肤浅,仇恨延续。

  4、知识的运用与升华,切忌生搬硬套,囫囵吞枣。要讲究方法与技巧,引领与提升。发扬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用不同的体裁、题材、形式、手段,推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观念的升华。做到实用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运用知识,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