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幼儿体育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与指导
【作者】 马 玮
【机构】 新疆哈密市幼儿园
体育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东西。从一定意义上讲,幼儿需要游戏,如同植物需要阳光、鱼儿需要水一样。因此,如何把体育游戏与增强幼儿的体质和心智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经是摆在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严肃的研究课题。
一、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概述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也称运动游戏或活动性游戏。它是以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为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基本动作的练习、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以及运动技术的动作练习;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一般具有一定的情节、角色、规则、娱乐性和竞赛性;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要目的。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内容很丰富,形式也多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全班游戏、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激烈的体育游戏和较缓和的体育游戏;走的游戏、跑的游戏、跳跃的游戏、投掷的游戏、钻的游戏、爬的游戏;力量游戏、耐力游戏、速度游戏、灵敏性游戏、柔韧度游戏;情节性体育游戏和非情节性体育游戏;徒手游戏和运动器械的游戏等。
体育游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体育游戏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我们应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来开展体育游戏。
二、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价值意义
(一)对幼儿方面
1、锻炼幼儿身体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一般是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身体动作练习所组成的,可以较好地发展学前儿童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发展儿童走、跑、跳、钻、爬、攀登、投掷等的基本动作,需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收到效果,如果只机械地反复让儿童做这些动作,不仅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这样,练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在幼儿园中,我们熟知的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它通过幼儿走、跑和“问”的基本形式来完成,不仅发展幼儿走、跑的基本动作,而且还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敏性,提高幼儿的反应速度,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游戏中成长与发展。反之,教师如果为了发展幼儿走、跑的基本动作,仅仅让幼儿在户外不停地走或跑,幼儿绝对不会“配合”的,当然,也不会达到教学的效果。
2、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游戏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使幼儿情绪愉快。良好的情绪体验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通过体育游戏还可以控制情绪的冲动性。年龄越小的幼儿,情绪越外漏、冲动而不稳定。这是因为幼儿的自我中心加上自制能力弱所导致,而体育游戏恰恰能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和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游戏的规则又使幼儿自觉放弃直接冲动从而克服自己。使情绪逐步内含,并达到稳定。
3、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游戏中有一定的规则要求,这些规则要求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的规则,因而它对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体育游戏中还能培养幼儿勇敢、果断、诚实等良好的品质。例如:在体育游戏“红灯、绿灯、小白灯”的游戏中,要求幼儿很勇敢的向前走,而且还要果断的判断“发出指令者”的口号,并且做出及时的反应,如果不幸被“发出指令者”发现在走动,只能很诚实的充当下一个“发出指令者”,因为这是游戏规则。
4、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体育游戏活动中,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要积极活跃,这些都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体育游戏中还包含了许多简单的、基础的知识,这能有效地扩大和丰富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如基础的物理知识、安全知识、颜色的辨别、空间方位的感觉、数概念、词汇等。如“小青蛙”的游戏中,不仅对幼儿进行数的正数、倒数的认识,还使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增加了对空间方位的感知。
5、不同的体育游戏可以弥补幼儿不同的心理缺陷
有研究表明:体育游戏对弥补心理缺陷有较好的帮助,而且不同的体育游戏对不同的心理缺陷功效不同。
(1)孤独、怪僻心理缺陷的幼儿,可以选择集体体育游戏,如“踢球”“拔河”“接力赛”等。这类体育游戏共同点是要求幼儿之间互相配合、交流,强调团队集体精神。多参加这样的体育游戏会促进幼儿与他人交流、增强换位思考的意识,弥补孤独、怪僻的心理缺陷。
(2)腼腆、胆怯心理缺陷的幼儿,应该多参加像“两人三足走”“障碍跑”“抢板凳”等体育游戏。这些游戏的共同点是,如果失败会有一个可能受伤的后果,这就逼迫幼儿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进而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
(3)优柔寡断心理缺陷的幼儿,适宜于多参加诸如“红灯、绿灯、小白灯”、“老狼老狼几点了”等体育游戏。因为这些游戏不允许深思熟虑,需要的是瞬间判断能力,多参加此类游戏能培养幼儿果断的性格。
(4)急躁、易怒心理缺陷的幼儿,可选择“小球分颜色”等缓慢、需要耐心的游戏都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存在这类心理缺陷的幼儿,一般都比较冲动,即刻满足感很强,忍耐能力较差,这些游戏正好可以培养一种延迟满足的心理。
(5)缺乏自信心理缺陷的幼儿,可以选择“动物模仿操”、“老猫睡觉醒不了”“栽小花”“切西瓜”等一些相对简单的体育游戏,因为这类幼儿做事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完不成任务,容易不断否定自我,有一种习惯性的消极认识。选择简单的体育游戏,可以很快就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不断的成功中建立自信心。
概而言之,学前儿童体育游戏不仅具有锻炼幼儿身体的价值,而且在满足幼儿活动愿望、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丰富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发展幼儿智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弥补幼儿心理缺陷等方面,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这些价值特点,寓教于乐 ,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对家庭方面
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有利于幼儿多元智能和身心全面的发展,幼儿的健康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所谓“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庭的和谐,就会构成社会大家庭的和谐。
(三)对幼儿园、教师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体育游戏,来测定幼儿在体能、认知、智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进步,有利于其它活动的开展,在时间安排上具有可调节性,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还有利于教学任务与效果的顺利完成。
(四)对国家、社会方面
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锻炼幼儿体能、智力等等,培养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有志青年,为建立和谐的国家、社会储备优良人才。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为国家争光。
体育游戏对幼儿、家庭、教师、国家以及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根据学前儿童各年龄段体育游戏的特点,在幼儿园进行开展和指导体育游戏。
三、如何开展和指导体育游戏
(一)选择体育游戏的基本要求
1、每个游戏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目的
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中具有定向性作用,是确定游戏内容、游戏过程、活动方式以及规则要求等方面的主要依据。游戏目的必须明确而具体,例如:发展幼儿哪些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幼儿哪些能力或良好的个性品质。
2、在游戏的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必须符合该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特点与实际情况
在选择游戏时,有关游戏的动作内容、游戏的情节、角色和规则,游戏的活动量,游戏的组织与活动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特点和具体情况,尽可能使体育游戏既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能通过游戏达到预期的教育与发展的目的。
3、对游戏场地以及器材的要求要适宜
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条件和场地的资源,因地制宜,自己动手,修旧利废,选择切实可行、便于普及开展的游戏教材。例如:利用废旧报纸玩“打雪仗”的游戏,利用附近的小土坡或台阶玩攀登的游戏等。
4、选用的游戏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体机能的发展水平,应从较容易的、简单的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较难的、较复杂的。这对逐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不断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是同一活动的不同要求,还是同一目标的不同发展水平,都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二)开展体育游戏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这也是幼儿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2、娱乐性和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教育内容与要求,采用适宜有效的方法,要考虑到幼儿年龄大小、体力强弱、个别差异, 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差异、能力倾向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和活动经验差异等等, 采用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要搞“一刀切”。既要使游戏充满趣味,让幼儿具有娱乐的情绪体验,又要通过体育游戏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使幼儿得到生理、心理和智能上的发展。
3、主体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是幼儿教育的主体,教育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教师只有相信幼儿,尊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应有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 从而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加活动, 变幼儿是“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则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幼儿体育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 形成“师幼互动”关系。这样,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4、自由选择和全面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作为体育游戏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选择时间、地点、活动等。但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既要使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情感和权利,又要引导和组织所有幼儿参与到规定的游戏中,并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
5、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的原则
体育游戏是富有趣味性的,幼儿愿意参与的游戏活动。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是为了让幼儿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上得到更充分的实现,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幼儿参与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这就要求在体育游戏中,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
(三)开展体育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
1、合理组织和安排
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活动量,以及幼儿的情况,来组织安排参加游戏的人数和先后次序。可以组织全体幼儿同时进行,也可以分成小组同时或轮流进行,暂时不参加游戏的小组,可以安排分散游戏。分组游戏人数不宜过多,持续时间也不宜长,使每个幼儿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
2、讲解游戏动作和规则
在教新游戏时,要先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使幼儿对游戏有一个全面的印象,然后重点讲解游戏动作和规则。对竞赛性、躲闪性、球类游戏等无主题游戏动作和规则的讲解,应该简短、准确、有时可适当示范(教师或幼儿都可),以便帮助幼儿理解。在中、大班,为了检查幼儿对教师讲解的理解情况,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只有幼儿理解了完成的动作和规则,游戏才能玩得快乐和协调。对小班幼儿,动作和规则可在游戏进行中讲解,边玩边指点幼儿做动作,这样便于幼儿接受。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调进行讲解,引导幼儿特别注意某一动作和规则,同时也可使幼儿玩得快乐。对主题游戏、模仿性游戏的讲解,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激起幼儿的想象和情感,让他们觉得身临其境,从而能更逼真、有效地做好各种动作,完成游戏的任务。再次进行同一游戏时,对小班幼儿可以提示游戏角色和角色所在的位置和规则;对中班幼儿可以简单提示规则;在大班可以让幼儿自己回忆游戏内容、动作和规则。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逐步可引导幼儿不需教师直接指导,自己组织开展游戏。
3、角色分配
按照游戏内容,有时要将全班幼儿进行分队(组)。分队(组)时,要注意幼儿能力和男女幼儿的搭配,使各队(组)力量基本相近。有些游戏要选1—2名幼儿担任主要角色。分配角色时应按角色要求的难易程度,分别挑选不同能力的幼儿担任。角色难度大的,让能力强的幼儿先担任,角色难度一般的,可让幼儿轮流担任,特别要鼓励比较胆小、不好动的幼儿担任主要角色,使他在集体游戏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当大多数幼儿同时要求担任主要角色时,教师可采用简单的游戏法来分配角色,如可闭着眼睛任意摸一名幼儿担任;或者点兵点将等来决定。在中、大班可以让幼儿推选主要角色,并说明理由。在小班一般先由教师有表情地担任主要角色以此影响幼儿,再逐步培养能力较强的幼儿担任,教师在一旁指点、帮助。
4、教师对游戏的指导
教师应全神贯注地观察幼儿游戏,及时地给予指导。游戏进行时,幼儿往往沉浸于情景之中,而忽略动作的姿势和游戏的规则。如玩追逐游戏时,幼儿常常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如低头、仰头、歪肩、单臂摆动以及犯规的现象等,教师要及时提醒和纠正,以达到游戏预定的目的。同时在游戏中还要注意培养幼儿认真、诚实、遵守规则和友好的行为。
5、游戏的结束,进行总结与评价
教师要善于发现有利时机,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一般的在全班幼儿情绪良好,还未感到累的时候结束游戏最为合适。过早的结束游戏,幼儿不满足,也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过迟的结束游戏,使幼儿过度疲劳,会影响健康。游戏结束的时候要让幼儿便步走,以此减小运动量,使脉博恢复正常。教师还要做简单的小结,可公布游戏结果,也可表扬某队(组)或哪个幼儿某些动作做得好,遵守规则,乐于助人,同时也应指出个别幼儿违反规则或不友好的行为。
游戏是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体育游戏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内容、规则、竞赛因素等,有意识地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意义,幼儿园只有将体育游戏科学有效的进行开展,才能更好的体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