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情感的培养

【作者】 李亮萍

【机构】 江西省信丰县第二中学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学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准确把握学科特征,拓宽美术学习空间,改进教学方法。这是摆在每一位美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中学美术教学实践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美术;美术欣赏;审美情感
【正文】

      高中美术欣赏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探索更加适应时代要求、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使其掌握美术基本知识,能认识美和欣赏美,掌握基本技能技巧,能表现美和创造美。笔者就高中美术欣赏与审美情感的培养如何依据现代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开展教学作些浅析。

  一、把握美术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美术欣赏的目的和审美要求。中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能陶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

  1.准确把握中学美术教学目标。教师要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子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以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为切入点,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思路,潜移默化地进人美术教学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使学生触类旁通地形成美术知识系统和审美经验。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与作者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美化教学过程。一是把学生引入佳境,激发兴趣。老师积极引发学生的感情,唤起他们内在的审美需要和欣赏美术的热情。二是自主欣赏,形成美感。教师可不断地诱导学生自主地欣赏美术作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三是深入启发,升华美感。教师进一步深入启发学生,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四是精心指导审美创造。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审美创造,把美术教学与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3.强化直观教学。美术是视觉艺术,“读图时代”的学生更多的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得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如恰当地运用音乐艺术,可以使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视觉、听觉和谐地活动,更好地提高作画水平。在音乐中想象,学生无形中受到一些启发,有利于技能表现的创造性发挥。

  二、美术欣赏要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和审美。审美功能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现代教育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以及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等等。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2.走出课堂发现美。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社会更是一个大课堂,与学校相比它更广阔,内容更丰富,可极大的拓宽美育的活动空间。名山大川,草木花鸟等朴实的天然因素和活生生的简单而复杂的人文因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影。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景物,可感可叹,可描可画。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感知社会人生、山川风物也是美育的一种方式,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能更快地更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认清欣赏主客体的审美关系。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要摆正欣赏客体与主体的审美关系。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三、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愉快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将有助于学生接受美术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拓宽教材空间来临摹作品。教学时应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来临摹作品,使临摹内容由刻板机械模仿转化为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在临摹作品时,要求学生拓宽临摹的概念,以原作为主,可作取舍,形式、内容、构图,基本相似即可,还可以在表现上、色彩上加以变化。这样就能给学生一个创作的空间,加强创造意识,使他们的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现有拓展的可能,学生在临摹作品的同时,可增强对作品内容、情景的理解和创造。

  2.恰当地创造情感气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就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既要把美术同德育、智育等结合起来进行,又要遵循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立足课堂,广开渠道,适时地有计划地把创新意识巧妙地融入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美术教学,从而推进美术教学的整体改革,提高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