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心灵徜徉在审美的天地里
【作者】 徐 杰
【机构】 安徽省灵璧县韦集镇湖北小学
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作者融情入境,细致观察,真切体验,对一年四季永不疲倦、昼夜喷涌的大泉和姿态各异、情趣盎然的小泉进行了赞美,作者将课文配以插图,把它设计成为看图学文,图文互用,再辅以发掘的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了极好的读书活动机会。本课教学我认为可以安排以下四步进行。
一、开放预习……读书、看图、查资料
1、读书:认真读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文,遇到生字拼读几遍,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后想想,课前提示告诉你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又有些什么疑问?
2、看图: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些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段落与之照应?整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3、查资料:自己有哪些条件可以查到与趵突泉相关的资料(地理科普的书籍、旅游手册、城市网站等)?从中可以了解哪些与趵突泉有关的知识,解决了哪些自己读课文时产生的疑惑?学习不一定只发生在课堂里,四年级下学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质疑、解疑的方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课外书报,充分发动学生开掘利用这些学习资源,既充实他们的课外生活,又获得了丰富的课文学习背景,还分解了课堂教学任务。
二、初读竞赛……展示、交流、测学情
“读书、看图、查资料,经过认真预习,同学们肯定都有收莸、下面同学们就来展示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比一比谁的预习成果大。”
1、赛读生字、新词,比谁读得准。
2、赛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赛交流收获,比谁了解有关趵突泉的知识丰富。
4、赛提问题,比谁提的问题有价值。
竞赛对学生最有吸引力,也可使教学活动变得更紧凑。第一第二项比赛帮助学生疏通课文。在进行第三项比赛时,教师可利用学生搜集的图片资料,或出示课文插图,或用多媒体电脑投影自己从网上下载的昔日趵突泉喷涌的彩色图片,相机检查学生对图画的观察情况,并进一步指导观察。插图上,在水池中央偏西有三个水柱喷涌而来,高出水面好多;池后有堂有亭,有桥有廊,垂柳浓密;游人徘徊,目光都注视着池中的水柱。而网上下载的昔日趵突泉喷涌的彩色图片更加真实符合实际,给人感受也更真切。学生搜集的资料肯定很丰富,会有文字、图片,有和趵突泉直接有关的史料,也会有涉及泉城济南地质构造、泉水分布等的情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时机安排学生交流讲述。在这阶段可相机结合进行第一段的教学。
三、欣赏大泉……精细感知、入境对话,立体积累
1、我们一起再来观察趵突泉,看插图或上网下载的趵突泉彩色图片,先仔细观察池中的大泉,用上几句话描述一下。
2、读课文第二段,画出作者描写大泉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想想趵突泉的大泉有什么特点。
3、趵突泉作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的确水量巨大,据测算历史上水量大时每秒喷水l.6立方米,日出水1 6.2万立方米。同学们,你和老舍先生一样来至水池边,立定呆呆地注视着泉水,你会有仟么想法?如果泉水是有生命的话,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4、冬天室外天寒地冻,而趵突泉水是恒温的,此时的趵突泉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象?请大家想像一下。
5、看插图,听古琴曲,自由练习配乐朗诵。
第一第二两步旨在引导学生细致地看图、读文,既细察形状,又能概括特点,达到对趵突泉大泉的精细感知。趵突泉的大泉三支水柱腾空而起,高出水面达到三四尺,大如车轮,水花喷溅,如“万斛珠玑尽倒飞雪碎玉,周围碧波荡漾,清澈透明。它水量大,喷涌时问长,看图读文都可以获得这样感党。
阅读教学中课堂对话有多重性。师生之间对话的基础是平等的师生关糸,有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的基础是要有真切的、与课文内容切合的情景,只有学生与情景间的无阻碍,才能真正达到“入境始与亲”,才能获得与作者相同的体验,甚至察作者未察之感受,发作者未发之情思。第三步第四步就旨在开展这样的对话。引导学生假想和老舍一增站在池边注视涌泉,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视象幻变,眼前的涌泉也仿佛有了生命,能与之进行心灵的交流。学生会想:趵突泉仿佛是个年轻力壮的壮汉,永远有使不完的劲;会感叹:大自然的力量真巨大,只有大自然才有这样神奇的力量;会追问:趵突泉,你这么多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第四步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很容易展开想像进行描述,学生可能会说:趵突泉水如沸水滚烫,池面上水汽缭绕,.缥缈升腾,慢慢地散向周围的亭堂桥廊,真是像仙境一般;可能会说:仙境不在天上,就在人间;可能会说:冬天的趵突泉实在是太美了,我真想去池边走一走、看一看……如此等等,情思绵绵,物我同一,心驰神往,师生共同进入审美的境界。在这四步基础上学生对趵突泉有了精细的感知,对课文描写的意境有了体验领悟,课文无须多讲解,作者“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四、欣赏小泉……认识特点,移情转换,摹仿续写
1、池边还有些小泉,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些小泉,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第四段,想想这些小泉有趣在哪儿?学生读书欣赏,然后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作者所写的四种泉的各自特点,同时倡导讲述移情置换,体会其蕴涵的种种情趣:小泉中途打折是为什么?可能是它比较调皮,升到半途看到游人就故意与游人捉迷藏,所以又折了回去;有的小泉又大又扁,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可能是个慢性子,又好似模特儿走在T形台,扭动腰肢,仪态万千;有的小泉是一个花样游泳队,晶莹剔透的姐妹聚在一起一齐出发,在水中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2、趵突泉的小泉还多着呢?作者以“有的……”省略了,那有的泉可能会是怎样的?请你放飞想像的翅膀写几种。
为降低难度,教师可以从泉水流量的粗细大小、快慢间歇、水流水泡形状、声响等方面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写。趵突泉是一个泉水群,周围的小泉有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浅水泉、螺丝泉、洗钵泉、混沙泉、无忧泉、酒泉等。只要学生想像得合乎情理,教师就应该加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