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注生活 展示个性

【作者】 徐雪玲

【机构】 广东从化市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


【正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让学生研究同一事物,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从几个角度看问题。”个性化思维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个性的内容才能有所创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保创意的表达。”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培养个性思维能力。作文为生活而作,离开生活,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自由释放出个性,我认为: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等活动,使学生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观察生活,体现个性化的表实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习作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学生的习作素材主要来自生活,“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写作的真实又源于生活,只有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所迸射出来的火花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在平时我注意启迪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注意观察生活中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每一处景、每一件物,培养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鼓励学生从平凡中发现不凡,从平淡中寻找新奇、心动的东西来。并随时把它简单地记下来,如:在写《有趣的动物》时,一位同学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家的“旺旺”平时都十分“乖”,有时晚上睡觉时,还会趴在我的睡房门口帮我守卫呢。就在昨天晚上我发现它突然变了,它不帮我看守门了,却跑到灶前放草的地方睡了。早上我给它拿食物吃,抱它,它都不那么听话了。我问妈妈:“妈妈,‘旺旺’怎么了?”妈妈说:“‘旺旺’的肚子里有小‘旺旺’了。”我“哦!”了一声。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旺旺”的肚子中正在孕育着 “小旺旺”呢,怪不得它不帮我守门了,想着想着,我不禁暗自发笑。作为老师的我发现这样富有个性、真实、有趣的文章,便在堂上读给了学生听,更加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二、体验生活,体现个性化的特色  

  知识来自实践,作文来自生活,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是不可能写出个性化的习作的。小学生体验生活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的现实生活,二是阅读书籍,观看电视电影等精神生活。目前,从学生作文总是缺乏真实、新奇、有趣的现状来看,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极为单薄,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体验生活的机会更是甚少,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学生共同开发真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利用学生喜爱的活动,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提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写作素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全方位开放自我封闭的作文教学状态,引导学生或与学生共同参与生活的体验,以获得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记得有一阵子“丢沙包”在学生中风靡一时,他们个个玩得精妙绝伦。我曾亲自与同学们玩了几回,却怎么也玩不好。看来,玩中自有学问,值得一写,我便给学生布置了题为《丢沙包》的作文,没想到学生一见题目,竟高兴得欢呼起来,胸中有话说,下笔如有神。这次作文,平时不怎么会写的学生也写得比较具体、生动有趣。从《丢沙包》变化多端的玩法技巧,其中蕴含的原理,带给人的乐趣等多方面都写得既具体,又生动有趣。我趁热打铁,又布置了一篇作文《玩……》这次学生的作文更让我大开眼界,许多新奇有趣的玩具、游戏,我闻所未闻,学生作文中表现的智慧,也令我自愧不如,让我真正感受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乐趣。感触更深的是那跃然纸上的童趣竟撩起我的一丝羡慕与忌妒,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的确,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童趣是永存的。走进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玩,亲自体会玩的乐趣,并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走进学生的作文,学生一定能写出无穷的童趣来,一定能绽放出个性化的花朵来。

  三、感悟生活,体现个性化的实质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活泼泼的,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示其个性,只要用心想象,用情感悟,生活就会色彩斑斓,习作内容也会鲜活而具有个性。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大胆选材,构思,不拘形式任意表达,锻炼他们敢想敢写的心理品质,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例如:一学生在作文时是这样写到的:“看那几盆红菊花,远看宛如火红的地毯,近看又别有一番情趣,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闻闻这一朵很香,闻闻那一朵也很香,真让人眼花缭乱。这一朵似害羞的小姑娘,半张着脸;那一朵却全盛开了,张着笑脸迎接这金色的秋天;另一朵还是花骨朵儿的,饱满的似乎要破裂似的,迫不及待的想让人一睹她那绝世的芳华”。这如此奇特的想象,正是学生个性的真实表达。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精彩纷呈,极具个性,这不能不归功于学生平日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把作文的自主权让给学生。作文应该表达学生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又是建立在“个性”上的一种真实体验,这种书面表达,才是我们所要求的。最后愿学生们都能在广阔的空间里写自己的文,抒自己的情,展示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