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学生质疑提问习惯的培养
【作者】 罗 波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洋烈中心校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事实上,质疑是创新的开始,学生质疑本身就是创新。因此,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是引导学生再创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师提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通过“自学--提问--验证”的方式启发学生敢问、好问、善问,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科学始于好奇。”小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喜欢问“为什么”。例如: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人们保持不断进取探索的动力因素之一。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习惯的起点。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数学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的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因此,我们教师应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知识、技能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发掘教材潜在的创新因素,营造引入新课的“情景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如:以趣激欲、以疑激欲、以美激欲、以变激欲等,都是激发创新欲望的好方法。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我先问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接着演示动画片,4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小猫的车轮是方的,小熊的车轮是椭圆的,小狗和小白兔的车轮都是圆的,但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比赛还没结束时,让学生猜猜谁能得第一?为什么?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这个原因的。这样,通过以趣激欲,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跃跃欲试,开始探求新知识。又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节时,我让学生任意报出一个数字,教师都能很快地说出能否被3整除。不管学生报什么数,教师都对答如流。经验证后学生感到非常惊奇,探求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教师告诉学生,奥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这样,以疑激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新课标的指引下,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创新因素,积极营造导入新课的“情景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好习惯,进而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