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当代小学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陈锦花

【机构】 新疆和静县第八小学


【正文】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健康不单指身体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只有身体、心里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代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和提高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能使他在智力、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标志,能够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小学教师必备素质之一。

  目前,在小学阶段,在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厌倦于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等问题。如:我校上学年的五年级有一名学生,家长对他时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很是恼火,老师找一次家长,家长就连骂带棍棒的教育一次。久而久之,每次家长来校,首先是教师诉说一番该生的不是,接着便是家长暴跳如雷地责骂或揍打,这样多次的教育,该生也无所谓了,甚至冒出这样的语句:“我本来就不想上学,你们非让我上学不可。”记得有一次,该生因单元测试差,放学不回家,跑出去露宿两晚。难道我们做老师的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另外有少数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学生稍有一点小错误就讽刺、挖苦,有时甚至牵涉到学生的家长,使学生在精神和自尊心方面受到很大伤害。致使一些学生长期心情不愉快,甚至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心理疾病。当然学生产生心理疾病,还有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但这少数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还有一些教师有这样的论调:既然现行是实行素质教育,大可不必去多管学生,让学生自由发展,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这为自己的懒散,疏于管理教育学生找了一个极好的接口。明明看见学生发生矛盾、冲突,大打出手,不是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导致以行。而是主观臆断,双方各打50大板,简单粗暴地斥责。有时装不知道,睁只眼闭只眼或是让学生自己解决。像这样的教师我曾从学生那里了解到:“我最恨,最烦不管我们的老师。”“我最不喜欢上这种老师的课。上这种课,我们可自由呢,要下位,要讲话都行。”甚至有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已刻不容缓,我们教师的心理素质也需要刻不容缓的提高,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整日无所事事,喜怒无常的教师,必使学生深受其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切能在心理教育方面应该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当代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素质:

  首先要掌握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必须按教育规律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如果教育不懂学生身心特点,强制学生按自己愿望去做,就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心理疾病。

  其次,要有热爱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暗含期待,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爱,真正把孩子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特别是对有这样或那样缺点或是成绩不行的学生,更需要给以特别的关爱,伸出热情的手,让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苏联教育学家捷尔任斯基曾经指出:“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他们。”如果学生一旦发现教师不喜欢自己,那将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再次,要有崇高的师德,健康的心理。教师应当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宣传、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做模范公民。做到“身正为范”,自觉树立“正人先正己”的威望和人格力量,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素质、情感意志、言谈举止、人格魅力等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应以德为本,打铁还需本身硬。崇高的师德,健康的心理对学生是一种教育力量,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源,有研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师相关。

  第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深刻理解“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学中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运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自身魅力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这些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再次,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要有情感交流互动,哪怕是一个眼神和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学生对老师有认同感。

  第五,利用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进行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体育活动,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强的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且在这种集体活动中,人会忘记烦恼,抛开忧愁,被快乐的情绪所感染,有些活动还能消除人的心理障碍,锻炼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人形成良好的状态。因此,学校、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置身于快乐的群体之中,消除其不良心理,逐渐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并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其经过活动、训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良好的集体活动也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彼此的隔阂,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活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帮助其解决问题。

  最后,还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教师是学生发展的航标灯,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教育对象的素质。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不断吸取新知识,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在教育中左右逢源,旁征博引,给学生以信任感,使之心服口服,潜移默化地影响、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而发挥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狠抓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