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 王积宝

【机构】 贵州省龙里县滩河镇烟厂小学


【正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因此,我们在农村数学教学中更应注重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农村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生活实际是创新的源泉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只有把数学和农村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才感到亲切、真实。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马拉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马车比速度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动画演示比赛过程。结束时让学生探究为何圆形轮子的马车速度最快,从而让学生弄清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强烈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再如我在教学“体积的计算”时,专门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不规则的物品摆在讲台上,要学生求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全体学生起初愣住了,而后纷纷议论,总不得法,我相机启发,学生终于悟出了可以将这个不规则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体积,即用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盛一些水,将物品放入,只要量出水面升起的高度,就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以此类推,一次掌握了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计算技能。 这一设计不但使学生提高了运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良好氛围是创新前提

  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在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中,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三、注重指导是创新必要条件

  1、亲自实践。我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一节时,发现学生急于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此时思维已激活,我立即要求学生每人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我相机引导: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动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我提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有效,使学生的思维以及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2、引导质疑。我们知道,学生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就要从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新见解。例如和学生一起探究“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3、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就是要在答案不是唯一的前提下,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激发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我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并提出问题: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听了我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不仅体现了红、蓝、黄色部分各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还体现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这些巧妙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这种提问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四、体验成功是创新不竭动力

  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和欲望,我们就是使他们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新潜能,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成功。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节时,当进行到综合练习这一阶段时,为体现“温故而知新”,我让学生自己编题。学生们都迫不急待地要讲出自己编的题目,我趁势将这些题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组完整的综合练习题。学生们计算着自己编出的题目兴致很高,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我在重点辅导时适当降低难度,并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感觉到“我能行”。又如我在教学高年级时,让学生创作数学墙报。墙报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趣味数学等。这些工作由小组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抄写、排版、美工各有分工,在完成一期墙报编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内容可读性,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新颖、巧妙,整体效果别具一格,这一切处处渗透着创新。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只要采用科学的教法,积极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就能帮助学生从“学会”成功走向“会学”。当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端正思想态度,一切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 ,讲求科学,促进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