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怎样做到高三二轮复习的高效性

【作者】 杨 沙

【机构】 陕西省铜川市景丰中学


【正文】

      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高三”都算得上是一个“特殊时期”。“高三”似乎就是紧张,繁重,枯燥的代名词。对于这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其行之有效呢?虽然只有一次高三教学的经历,但是通过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学生进行探讨交流,以及自己的摸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经验,和大家进行交流学习。

  一、教师在情感上应多关心学生

  由于自己比较年轻,很容易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言语间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学生经常在我面前呈现真实的一面,而我也通过真诚的交流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很及时的进行了改进。通过这些,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高一、高二期间你可以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严师,但在高三期间,每位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时刻注意到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重压下心理脆弱的一面,即使学生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也要先从学生的角度给予理解,然后再批评。

  二、练习题难易适中,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高三阶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练习不断,常见的问题是习题的难易程度不适中。从二轮复习开始,给学生的练习题既要有练点,还要学生会做。如果出现不会的练习,学生就会产生自卑、焦虑、压抑感,这样的心理自然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负面作用。

  三、教学计划和材料安排上要考虑侧重点

  一般来说高三的二轮复习都开始于三月份,如何充分利用好这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取得最大的复习效果,是所有教师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对于高三教师来讲,设计好这一阶段的复习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1、立足于知识重组

  第一轮复习是对高中阶段所有的知识进行回忆和梳理的过程,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完整无误的回忆,同时建立有条理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踏踏实实的完成。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轮专题复习,从本质上讲,是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专题复习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在训练中,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练习作业或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要引导和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知识重组,从而在思维水平上逐步接近高考的要求。最后,选择高考实战题进行例析讲解,目的依然是强化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思维线索的形成。教师在复习策略上,切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专题复习”,要精心设计,打破知识和技能的固有结构壁垒,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

  2、建立完整的能力结构

  现在的高考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下,学科能力的逐步培养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首要任务。在熟知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建立学科的能力结构。

  在学科能力结构中,学科的思维能力是核心,是学好这门课的灵魂。让学生具备了相应的思维方法,应该说就是具备了在高考中应对各种新情境、新变化的能力,这是制胜的关键。学科的识记能力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能力提高的载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不可少的。学科方法和技术能力是直接发生在考生和考题之间的“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共同关心和着力培养的能力。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教师在复习中要挖掘,并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学科表达能力是通过试卷外显出来的,长期以来考生存在的“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问题都是这一能力欠缺的表现。从这阶段起,考生的每一道练习都要按照高考答卷要求,做到严谨、精练、准确。

  3、关注“主题”与“主干”的共同点

  这一点主要是对教师的要求。从学科的知识结构出发,存在明确的学科主干知识,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但在第二阶段复习中,教师如何处理主干重点的再复习成为值得推敲的问题。应该说,从高考命题的角度,学科主干知识绝对不是回避的内容,关键是对学科主干知识如何认识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考查。事实上,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多表现在对学科主干思维方式的考查上,透过一定的情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本学科最基本的思维品质,透过某一解题过程,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本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技能和研究方法。可见,“主干知识”的再复习不是浮在众多知识表面上的重点,而是要挖掘沉淀在知识背后的“学科思维主干”。

  从综合学科考试命题角度看,题目的选材和题目主题的确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理想的设计应是: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这就提示我们每一位综合科的教师,在本阶段的复习选材和知识主干挖掘时,注意寻找“主题”与“主干”的共同点,能够与我们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复习建立联系,热点问题及其背后所涉及到的主干知识理所当然是我们选择的共同点。

  4、形成思维体系和方法

  复习的最终目标是要面向高考,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在心理、思维、体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从容应对各种题目,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制胜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心理稳定、思路清晰。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设法让学生形成成熟的学科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思维方法,使学生在新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获得考试思维主线,从而从心理上和思维上更加贴近高考。

  四、确立远期目标,淡化近期目标产生的压力

  在高考前的这个非常时期,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认识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区别。要指出这段经历不是你的个人行为,而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必由之路。这样让学生有一个平常心来面对所有的压力和挑战。更要提醒学生未来才是真正的挑战和竞争,而眼前的一切都为未来做准备。这样,就会淡化近期目标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加轻松地投入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