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之上

【作者】 王正琼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民族中学校


【正文】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学生学做人,做真人。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一名语文老师来说,语文课堂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形象熏陶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渗透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育人因素,让德育始终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样,会使语文课堂更加充实、鲜活,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方法是很多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语文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那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才会得心应手。

  一、从爱国作品入手,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

  初中课本中,许多课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例如:我在讲授《始终眷恋着祖国》这课时,课前设置了这样的导语“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风流人物,他们如璀璨的群星点缀苍穹、光耀人间,他们是时代的精英,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他们的成就将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一层!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转到了这一人物身上,之后,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作者情感态度的感知,学生自然会循着文章的思路去阅读,去探究。于是我开始从“动情”到“晓理”的教学过渡。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明白了崇高的理想常常会赋予那些致力于人格完美、道德高尚、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爱心的人。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不辱使命”的晏子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陈胜等,告诉学生这些人无一不是实现人生最高道德理想的楷模!他们的名声与他们对事业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将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而我们学习这些文章,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为祖国、为民族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二、从情感入手,培养学生与家庭、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德

  罗曼·罗兰也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新时代的中学生个性张扬、崇尚自我,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虽说生活中有不少的缺憾,但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当的情感宣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热爱家庭,关注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奉献,才能成为有用的人。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让学生反复阅读“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一情景,学生会切实感悟到了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然后,立刻让学生说说我们的父母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感激、赞美的,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借此机会教育他们孝敬、关心父母。

  另外,教学《生命的意义》这篇文章时,告诉学生生命力之强大,并以此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引导他们必须对他人、对自己负责,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闪现出动人的人格魅力。诸如此类与之题材相类似的作品,我都不失时机地实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语文教材的教育功能。

  三、从伟人入手,培养学生坚毅、乐观的道德品质

  “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坚毅的品格,就无法成就辉煌的事业,只有具有了坚毅的韧性,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语文学习本身就需要坚毅,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人正是有了这种坚毅的品格,才走出了黑暗,走出了失败,迈向成功,获得世人的敬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主人公海伦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地与命运抗争的女子,她虽然患盲聋哑残疾,可是她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通过不懈的努力,凭着触觉去感知世界,战胜了黑暗与寂寞。教学时我可以让学生找出描写优美景物的句子,让学生揣摩并加以体会海伦的乐观和坚强,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也就能懂得一个人只有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学习海伦的不屈不挠;还可以“桑海伦,你真了不起……”为话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写话,衬托出海伦的伟大,并产生“我们都需要坚毅、乐观的精神”这种感受。课本中伟大的人物都是语文课堂上的有效资源,课堂上我们就要努力将这些活生生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学习中懂得坚毅,在生活中学会乐观。

  四、从写作入手,铸造学生完美的心灵

  作文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个有利时机,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渗透道德教育,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总之,在语文学科中,寓德于教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勇于发掘,善于发掘,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因素,把握每个思想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特殊功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